昨晚在阳台吹风,邻居家的小孩在楼下放风筝,风大得有点乱,线被扯得直抖。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有些事确实像放风筝——要放得够高,就得敢松手;要稳得住,也得懂得收线。
说到这个“收与放”,最近我观察 @brevis_zk ,就有点这种感觉。
最近 @brevis_zk的节奏很紧凑:
• 与 Kite 联手,把 ZK 证明接入 AI 代理的“计算 + 支付”全流程,试图把 agent 的每一步都做成可验证的交易管道;
• Devcon 期间携手 House of ZK 共办 ZKONNECT,把“ZK 从理论到规模化落地”的路径摆到台面;
• Proving Grounds 连续 7 天伙伴 drop 告一段落,玩法从“刷交互”转向“可验证贡献”;
• Linea Ignition 奖励季继续推进,Brevis 的 ZK 证明成为激励核算与风控的底层积木。
思远认为:Brevis 的护城河不是某个单点黑科技,而是“ZK coprocessor + 生态落地”的组合拳——把历史状态读取、跨链聚合、可验证计算抽象成标准件,再把它们嵌进真实业务(LP 主动管理、交易忠诚度、账户信誉曲线、Agent 的 SLA 证明等)。
下一步思远会盯两件事:
1)Kite 这条“可验证 AI 支付网络”能否跑出 10 万+ 次低成本微支付闭环;
2)Linea 等生态的激励是否能沉淀长期留存,而不只是短期作业。
如果这两点走通,Brevis 会从“证明给圈内人看”,走到“让普通用户直接感知收益”。

来自推特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 不代表CoinNX的任何立场, 不构成与CoinNX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