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王见王,太不容易了。天知道为了这一刻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日本输血与美国AI基建,昨天川普在日本跟高市早苗首次一对一会晤,川普回应高市美日是最强固的同盟国。之后两人签署了多项文件,包括日美关税协议、稀土合作协议,以及AI等7个先端科技领域的备忘录。细看这后面签的几份协议,很关键。产业方面,美日共同开发稀土产业链,以及造船领域的共同发力。更重要的之前美日贸易协议5500亿美金投资项目清单, 1、日本5500亿美金对美投资 日本首次公布了此前达成的美日贸易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机制下的潜在项目清单则是更为重要的: 1)西屋电气和三菱重工的1000亿美元,负责大型核电和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2)GEV和日立的1000亿美元,负责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3)ENTRA1 Energy的250亿美元,负责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4)GEV的250亿美元,负责燃气轮机等设备的扩产(终于……); 5)软银的250亿美元,负责电力基建的设计、采购、维护等服务; 6)东芝的250亿美元,负责电力模块、变压器和其他发变电站设备; 7)开利的200亿美元,负责液冷系统; 8)三菱电机、TDK、藤仓的合750亿美元,负责数据中心供电站设备等基础设施; 9)村田制作所的150亿美元,负责MLCC、电感、滤波器等元器件; 10)松下的150亿美元,负责储能系统及相关组件; 11)还有几十亿美元的零零散散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围绕的是AI数据中心和核电站。 2、钱的来源 能看出来这些项目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日本企业,背后是日本大银行支持,例如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等提供融资和保证。典型由日本企业出钱、美日合作建设的模式。当时给的额度是5500亿美元,现在已经敲定了4900亿美元。 也就是说,无论最后项目烂尾与否,作为承建方的美国企业,应该都能规避风险。风险全由日本公司承担,而利益由美国公司、日本公司、可能有美国公民共同享受。 3、为什么重要? 1)给美韩、美欧以及未来其他国家贸易协议里对美投资部分打了个样; 2)更重要的点是这相当于是美国政府出面、出钱,从外部找钱,帮助整个电力产业、甚至整个长周期的AI基建上杠杆、加速资本开支,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即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也解决了风险谁承担的问题; 也能看得出来,利用行政手段、叠加国际贸易为威胁,从各国拿来资金,还是要重构美国的工业基础,支撑未来AI军备竞赛。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CDbW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炸裂的指引英伟达跨过5万亿市值大关,昨晚市场被老黄在GTC大会上这张图给震惊了。老黄披露了英伟达芯片出货的惊人数据:1)他预计将出货2000万块Blackwell芯片,相比之下上一代产品Hopper架构芯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仅出货了400万块。 2)而过去四个季度已出货600万块Blackwell GPU,需求依然强劲。英伟达预计,Blackwell和明年推出的Rubin芯片将合计带来五个季度5000亿美元的GPU销售额。 机构的计算器都要被按冒烟了:看到了2000万的出货量,之前这个数字市场预期大概在1500万左右,就有30%的预期上修; 8月份二季度财报后,认为老黄是有意对市场进行预期管理,压低了未来的指引。当时还粗算了下G200三季度的销量,现在看还是太保守了。
Bitwise的Sol现货ETF上市路径,BSOL能够在联邦政府持续“关门”、SEC大部分职能暂停的情况下成功上市,其关键在于利用了SEC此前批准的一项程序性规则变更,以及特定的注册文件提交策略。 1、通用上市标准的“铺路”: 在政府关门前,SEC已批准了包括NYSE Arca在内的三家交易所提出的通用上市标准。该标准允许交易所基于一套预设的、适用于“商品类信托份额”的规则,自行批准符合条件的ETF上市,而无需SEC对每一个具体的ETF产品进行单独、冗长的审批。 2、S-1文件的“20天生效”机制: 根据SEC在政府关门后发布的指引,希望上市的公司(包括ETF发行商)可以提交不含“延迟修正案”(delaying amendment)的最终版S-1注册声明。 这意味着,只要该文件符合要求且交易所依据预设标准批准,该ETF将在提交20天后自动生效,无需在关门期间等待SEC工作人员的审查反馈。一位熟悉流程的人士早些时候表示,寻求在没有SEC明确批准的情况下推出加密ETF的公司需要满足上市标准。 3、Bitwise的策略: Bitwise正是利用了这一窗口期。其提交的最终S-1文件和Form 8-A文件,在满足交易所上市标准的前提下,得以在20天等待期结束后自动生效,从而实现了在SEC“休眠”状态下的合规上市 这种“程序性突围”并非监管漏洞,而是对现有规则的合法运用。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关于标普给予Strategy B-评级 低情商的说法:Strategy获得非常低的信用评级; 高情商的说法:Strategy 成为了首家获主流信用评级机构定级的数字资产财库公司
欧洲再武装与Palantir,昨天波兰国防部宣布与Pltr签订合同,旨在升级国防体系;再往前一个月9月,Pltr拿到了英国国防部约9.5亿美元五年合同,业务范围涵盖军队、卫生和警务系统。一年前有聊过“pltr未来能吃到北约其他国家的国防预算份额”现在正在成为现实,其实也能看到Pltr在西方防务科技产业中的关键生态位。 欧洲再武装的逻辑:俄乌战争加剧欧洲国家的不完全感,川普上任后极力推动北约里欧洲国家提升加强防务建设。这就推动欧洲国家大幅增加军费预算,德国提出“时代转折”,欧洲启动大规模军备扩张,北约军事投入大增,即使俄乌停战,也不会减缓欧洲防务建设速度。 从这个角度看,提升国防开支,那么加强国防和武器系统加速往AI转型也是势在必行。从这个角度Palantir也会受益于欧洲军队的数字化、AI、数据情报需求增长。 @MSX_CN 看到麦通上也有 $pltr 的股票代币https://t.co/QKuFgnONd5 用稳定币交易美股更便捷。
$pltr
宏观顺风期?如果看上周的推文应该对这两天市场走势并不意外,上周初有聊过:9月cpi略低于预期的概率更大,中美马来西亚会谈的结果大概率是延期和降级,从周五cpi公布和昨天中美会谈结果来看初步验证了判断。还是之前一直说道宏观是驱动市场关键因素。看到不少人说本周是宏观大周,其实决定本周宏观走势的最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上周都见分晓了。 1、cpi低于预期让本周美联储将继续降息变成为确定性事件,而且也提升了12月继续降息的预期。如果10月通胀继续能低于预期,那么12月降息也能明确。 本周的联储议息会议的看点则是在今年美国政府还在继续停摆市场流动性略紧张的状态下https://t.co/teJ45j5fYQ,联储会不会就在本周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停止缩表。 2、早上聊到中美马来西亚会谈的成果https://t.co/bdPDgvihqE达成一个框架性协议,让中美元首得以在APEC峰会上能单独会晤,理清方向和顺序,这样为之后继续会谈磋商奠定了更好的基调。也维持了地缘关系的稳定和确保双边议程的成功,至少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缓和期。 而市场也关心的日本央行本周议息会议,个人则认为本周日本央行加息概率并不大。逻辑上周也有聊过https://t.co/8npaF1lLTQ 3、对于美股更重要的还是本周谷歌、meta、亚马逊、苹果、微软的财报,之前也有聊过财报的重要性是让市场确认之前几个月是涨多了还是没涨够了,确认AI作为市场主线在业绩兑现上是不是更近一步。从二季度以及市场预期来看可以更乐观些。 4、而周四的gdp和pce数据,当然最好是GDP继续强势,pce符合预期或者不及预期。不过因为美国政府停摆还没结束,很有可能这两项数据本周可能缺席。 5、其实后续最重要的还是美国政府核实结束停摆,他的意义在于1)政府恢复正常,财政部TGA账户开始支出,能否改善流动性。之前https://t.co/kpD3i8o7Xw这里有聊过; 2)7月通过的大美丽法案应该是在10月开始美国政府新财年开始落地,但是被政府停摆耽搁推迟。政府恢复正常,大美丽法案里的很多减税去监管的措施才会落地实施,这个对经济和产业都是利好的。 3)对于币市更重要的一点,SEC和CFC的很多监管政策的议程当下也陷入停滞,如果恢复正常年底才能看到创新豁免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 4)之前有聊过https://t.co/7HiUQfXSfO川普是借政府停摆的名义来行裁员之实,对于结束停摆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综上,中美阶段性框架协议出台让最大的地缘局势的得以缓和,市场情绪从担忧得以扭转; 上周低于预期的cpi让12月降息预期大增,后面重点当然还是通胀不要超预期(无论是cpi和pce),则市场宽松预期会更强;大科技财报季如果继续超预期,则市场科技主线依然强势; 更重要的期待政府何时恢复正常,让财政注入流动性、大美丽法案开始落地。
中美谈成了什么?昨天中美双方在会谈完分别举行了记者会、中方还发不了会谈的正式新闻通稿,综合双方表态:1、一个框架性协议,贝森特在昨天的记者会上说“中美官员在谈判中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我认为这个框架具有建设性,而且影响深远,使我们能够继续推进,为两国领导人根据非常成功的框架举行会晤奠定基础。” 这也是今年中美之前四次会谈没有过的用词、个人理解类似于之前美欧、美日发生的框架性协议。框架协议的意义在于理清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顺序”。此前双方推进双边关系,最基本的障碍是解决问题和筹码交换的先后顺序不清晰。 2、在这个框架内 1)继续延长贸易休战期,对等关税延期的问题,应该是最好谈的问题,下个12号马上到期了,当然这也是确定能达成的一致。 2)稀土管制应该会松动(之前也是管制而不是禁售),来对应美方额外关税的取消和软件出口管制、还有实体清单上股权穿透力度的减缓取消最好; 3)应该会买美国大豆、基于此芬太尼关税上可能有进展(程度不确定); 4)续推进tiktok交易,以及双方船舶费用对等调整或暂缓执行或取消等。 3、当然也要注意,这一次中美会谈取得仍然是阶段性成果,而不是最终的协议。这一次原本预期三天的中美谈判只持续了一天半就结束了。尽管目前谈判总体是非常成功的,但从谈判的时间长度来看,中美谈判的成果可能更多的体现在战略稳定方面。毕竟就像李成钢说到的“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 在这么少的时间里,中美除了就放宽部分技术限制和大豆进口或其他相对简单的议题达成交易外,暂缓延后执行或者降低强度,而很难说完全把所有的技术性问题都谈清楚,其他可能更多呈现出框架性共识而非具体的成果。 但好的信号是:达成一个框架性协议,让中美元首得以在APEC峰会上能单独会晤,理性方向和顺序,这样为之后继续会谈奠定了更好的基调。 当然有可能一直都不会有最终的协议、如之前这里https://t.co/QGf9W7OVUU聊到的中美博弈的过程会是一个超长周期,底层的矛盾和当下的相互依赖决定了双方打而不破的战略相持期。 整体上这次会谈还是积极的,也维持地缘关系的稳定和确保双边议程的成功,至少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缓和期。这对市场自然是好事!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多谢@starzqeth@rubywxt1 邀请,很荣幸能出现在我经常收听的播客节录里一起聊宏观以及中美博弈,聊币市和美股。上周聊完没多久,市场就迎来了拐点时刻。这次聊的要点: • 中美博弈从"战略防守"到"战略相持"的转变 • 美股和加密的估值逻辑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美股调整幅度远小于4月份?AI 基本面如何支撑估值? • 加密市场进入"新常态":极致分化时代已来 • 通胀、美联储政策、财报季等关键节点如何影响市场 • 具体的抄底策略:美股和 BTC 什么时候该"逢低买入"? • 如何善用 AI 工具提升投资研究效率 • 为什么 5-10 年内会出现 10 万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day1globalpod 也是中文世界一档非常值得关注收听的播客节目
中美马来西亚会谈初步共识已经达成,看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李成钢今天关于中美马来西亚会谈今天的表态,核心就是三点:1、中美经贸团队就双方关注的经贸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讨论和交流。意思是,我们把对对方的看法,意见和不满都表达出来,也把诉求都摆到了台面上 2、双方的讨论包括众多的议题: 1)比如双方各有关注的出口管制议题; 2)对等关税进一步延长暂停期问题; 3)芬太尼关税和芬太尼禁毒合作问题; 4)进一步扩大贸易问题; 5)美方301船舶收费相关措施问题等等,中美双方就此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 意思是,讨论的议题很广泛,中美在经贸层面的博弈话题全部都聊到了,而且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很激烈。 3、“经过一天多的非常紧张的讨论,中美双方就上述这些议题建设性地探讨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识。下一步各自将会履行内部报批程序。” 意思是虽然前面聊的很激烈,但也很深入,把各自的诉求、关切都谈到了,但我们最后还是达成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识,我们分别给双方老大回报内部再走走流程。流程走完过几天公布会谈成功过。 这样看下来,中美这次马来西亚会谈应该是谈成了一些比较好的结果的,应该是个好信号。期待后面官宣会谈成果了。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新时代的科技经济学,9月在Uweb分享时提到一个新时代科技经济学的概念开始被最近大热的x402慢慢变成现实,一个月前在机器经济的这篇推文里聊到https://t.co/Ivqj0h2sX2:x402 作为 AP2 的首批扩展之一,让 Agent 可以: 为自己的服务收费 向其他 Agent 付款 代表用户自动处理微支付 那些原本需要人工审核的任务,比如数据抓取付费、微任务结算,现在 Agent 可以自动完成了。。当 Agent 有了钱包,它就不再只是一段代码,而将成为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真正独立实体,一个全新金融系统正在形成。 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按使用付费的低摩擦支付,创建 Agent 运营的服务,探索完全由 Agent 驱动的微观经济。这标志着 AI 与金融系统的深度融合,可以说是AI金融化的里程牌事件,可能重塑全球支付格局。应该说机器经济时代正式来临了! 早在23年9月,应该是中文推上最早畅想过AI跟crypto的结合:“AI用crypto去激励其他bot、agent甚至激励人类,那么Agent、Bot未来通过智能合约来交互应该也不是幻想”都在慢慢变成现实。 那何为新时代的科技经济学?个人理解是: 那就是人工智能AI真正成为生产力; 区块链时生产关系加密是新资本范式; 数据成为生产资料; 云计算称为生产工具; 5G、物联网就是自然环境; 最后算法来定义驱动生产方式,Agent/Bot就是数字经济里虚拟和现实的两大触角。这就是未来新时代科技经济学学。 在未来的科技经济学里: 很可能演变为三分之二长在链下,三分之一长在链上,链上与链下高度融合,相互激发和促进。 人与人的交互只会创造一部分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比例的经济价值将通过人与机(AI和具身智能)的交互以及机与机的交互来创造。
中美马来西亚会晤最新进展,彭博商业记者Daniel Flatley在推特发布消息:贸易谈判进展顺利——据刚离开会场、前往与特朗普会合的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 “双方正朝着能够由两国领导人审阅并共同决定是否达成的协议类型,推进至最后的细节阶段。” 格里尔补充说:“我们认为,谈判正接近一个阶段,届时我们可以向两国领导人提交成果,供他们审议。”
昨天摩根大通接受机构客户使用比特币和以太坊作为抵押品,前几天AAVE开始支持涵盖股票、ETF和房地产等作为新的抵押资产类别,传统金融和链上金融在这一刻开始交融。意义同样重大: 1、作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摩根大通的这一举措标志着传统金融巨头正加速将加密货币纳入核心业务体系。这不仅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灵活的融资渠道(如无需出售资产即可借贷),还推动了加密资产从边缘化投机工具向主流抵押品的转变,进一步模糊了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之间的界限。 2. 提升了加密货币资产的合法性和流动性,接受BTC和ETH作为抵押品,将增强这些资产的实用价值和市场信心。机构客户可以直接用持有的加密资产换取美元或其他传统资产的贷款,这有助于释放更多流动性,同时降低加密市场的波动性对传统贷款的影响。该决定反映出监管环境(如美国SEC的潜在宽松政策)的改善,以及加密资产在全球金融中的成熟度。 3、加密资产核心加密资产作为抵押品不再是只有卖出才能释放流动性,更重要的是驱动比特币、以太坊这种加密核心资产在传统资金的视野里开始从投资型向配置型转型,这也为其他银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树立了榜样,加速整个华尔街的数字化转型。这一政策可能刺激更多机构资金流入加密核心资产。
再聊聊昨晚的cpi数据:1、数据接轨让市场松一口气,此次四项细分数据均低于预期特别是cpi及核心cpi环比都还低于8月前值,不仅让市场对于12月份降息的预期提升,也部分打消了市场担心8月关税普遍升级导致通胀又再度失控的担忧。而且是之前两个月符合预期之后,又开始低于预期,是一个好的信号。 2、再看进一步细分数据,家庭用品、音频设备、服饰、体育用品等商品价格同比还是在走强,但是住房通胀的这个通胀三成多权重则环比走低,部分抵消了商品通胀的走强。 3、号称“美联储通讯社”的nick认为昨晚cpi的意义在于: “9月CPI数据对美联储的意义是:它可能会削弱美联储鹰派对10月或12月降息的抵制。 周五发布的CPI报告可能使美联储下周继续降息,并在之后的会议上维持再次降息的温和倾向。今年夏末,美联储判断近期劳动力市场疲软抵消了通胀略微回落的影响,于是转向降息,9月CPI数据几乎不会改变这一判断。 最新数据显示,通胀虽然仍然高企,但并不像美联储官员在今年春季特朗普政府宣布大幅提高关税时担心的那样令人担忧。 ” 4、就是很早之前聊的,在劳动力市场放缓成定局的情况下、通胀走势决定了联储后面的降息节奏。而对于币市、在之前降息预期已经很强的情况下需要更强的宽松预期驱动买方资金进入,这里看之前聊到的https://t.co/J2SQOPv8s3。而币市跟美股的差异点在于:加密市场靠“情绪和流动性”驱动,美股靠“盈利和业绩”支撑。在没有大的宏观利空,只要美股业绩基本面还是强劲,美股自然走的比币市大盘更强。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9月cpi姗姗来迟,四个分项指标都低于预期。周一聊到这次略低于概率更大,对市场来说是个好消息。也如之前聊到的“只有低于预期市场才可能认为通胀还处于可控,再加上看克利夫兰联储对于10月预测反倒是低于9月,那么市场才可能会对之后的通胀预期更乐观些。”
在一个金融市场呆久了,有些人总愿意相信一个项目上了大所就一定是谁在背后运作所谓的内幕,而忽略了老老实实的做:通过官方填表、通过跟官方渠道的沟通、达到了大所的条件门槛,这些正常的途径来listing的。跟AA团队接触的多了,才会了解他们为了项目发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每一步都不容易。 只能说不信谣,不传谣
来自洪灏:中国刚刚订购了126万吨美国大豆——这是自2020年以来单日最大规模的闪购——此前数周采购量几乎为零。本月,双方谈判代表重启了军事危机热线测试。若更广泛的协议正在酝酿中,这些举措可视为建立互信的初步步骤。 还记得之前有聊过这是一场由大豆引发的惨剧😢
机器经济的更进一步:Coinbase昨天公布了一项旨在将人工智能(AI)代理直接接入链上金融体系的技术部署,还是值得看看。这套名为“Payments MCP”的新系统,该系统设计目标是使大型语言模型(LLMs)——包括Anthropic的Claude和Google的Gemini等行业领先模型——能够访问加密钱包并在区块链上执行交易。 Payments MCP解析:AI如何通过“对话”控制资金? 1)Payments MCP的核心,是一种被称为“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的技术框架。 2)MCP的技术原理: MCP可以被理解为AI模型(特别是LLMs)的一个“外部工具箱”或“插件系统”。 3)它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接口,允许AI模型在处理用户请求或执行自主任务时,能够安全、可控地调用外部世界的服务和数据。 4)在此场景下,“外部世界”即用户的加密钱包。据Coinbase称,通过MCP,像Claude或Gemini这样的LLM将能够理解并执行以自然语言下达的指令,例如“查询ETH钱包余额”、“向地址0xabc...支付50 USDC”等。 选择区块链(特别是稳定币)作为AI代理交易底层的原因: “它们以代码的速度移动”、“与API无缝集成”、“使自主代理能够无人类摩擦地行动” 这里带来的就是: 1)微支付效率,以极低成本支付极低价值,高频小额低价值服务调用会越来越多,这是传统支付所不具备的。 2)可编程性: 智能合约允许为AI代理的金融行为预设复杂的规则、触发条件和自动化执行逻辑。 3)全球性与即时性: 区块链网络7x24小时运行,无需依赖传统银行的清算窗口,能够支持全球范围内的AI代理进行即时、不间断的价值交换。 这里的意义在于过去人与人的互动,而未来大部分高频交互来自人与机器、或者机器与机器(Agent、Bot等),进一步拓展了机器交互的范围。 这里有必要稍微聊聊coinbase推出的x402协议,x402 是由 Coinbase Developer Platform 提出的一个开放支付协议,专为网络原生、AI 代理、API 调用等场景设计。它利用了 HTTP 协议中一个长期处于「保留状态」的状态码 —— HTTP 402 “Payment Required”(需要付费)来作为入口,令服务器在请求中提示「请付费后再继续」。 该协议允许:API、应用程序和AI代理在无需注册、电子邮件、OAuth或复杂签名的前提下,直接通过HTTP进行按使用付费,支持链无关的区块链支付,适用于AI代理、上下文检索等场景。
昨天市场因为中美马来西亚会晤的消息出现出现了反弹,不过如之前聊到最重要的还是今晚的9月份的cpi,在劳动力市场放缓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通胀走势决定了后面鲍威尔任期结束前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市场预期美国9月CPI同比涨幅将从2.90%升至3.10%——从“2字头”,升至“3字头”,这并不是一个对市场友好的数据预期。 这就对今晚的数据要求会更高: 个人认为只有通胀低于预期才是利好; 符合预对市场来说都是比较一般的数据(对币会更差、对美股好些因为美股有基本面的支撑); cpi数据高于预期那只会更差因为对后面预期会更悲观。 为什么说符合预期都比较差,因为市场预期通胀都到3.1%,如果符合预期只能那么时之后的走势会更悲观。只有低于预期市场才可能认为还处于可控,再加上看克利夫兰联储对于10月预测反倒是低于9月,那么市场才可能会对之后的通胀预期更乐观些。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下币和美股在当下宏观形势影响下的差异:币市的低迷需要足够大的利好刺激才能把预期提振、情绪扭转,才会形成趋势性行情;而美股核心是基本面业绩,只要业绩还在强势,宏观不出特别大的利空影响就不大。 摩根大通概述了标准普尔 500 指数可能如何反应: 核心CPI环比 •0.25–0.3%:+0.75–1.25% 涨幅(25% 的可能性) • 0.3–0.35%:持平至+0.5% (35 %可能性) • 0.35–0.4%:-0.5–1.25% (30 %) • >0.4%:-1.5–2.25% (5 %) • <0 .25%: +1–1.5% (5 %) 可以作为参考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川普说下周跟中国领导人会晤第一个问题就要聊芬太尼,还估计还要聊稀土、大豆的话题,史称中美“土豆泥”会晤
四中全会公告概览版
官宣了:何立峰将于10月24日至27日率团赴马来西亚与美方举行经贸磋商,比我猜的早两天开始。这次磋商时间4天,比今年前四次会谈(2-3天)时间都要长。
Coinbase收购Echo:意在收购资产源头,重构资产生态。周二华尔街日报报道Coinbase已同意收购链上私募投资平台Echo,更将其创始人、在加密社区以“Cobie”闻名的的Jordan Fish及其团队纳入麾下。 Echo及其“链上私募”模式。 Echo是一个“链上私募投资平台”(onchain private investment platform)。Cobie在其确认交易的帖子中特别提到,计划将Echo旗下的公共代币销售产品Sonar整合进Coinbase。将其整合进Coinbase,意味着Coinbase未来可能直接在其主平台上,为其庞大的用户群提供经过筛选的、合规的新项目代币发售渠道,这本质上是在Web3世界复刻传统投资银行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承销业务。 这次收购也意味着coinbase从其核心交易业务开始向资产发行等一级市场拓展,意义在于: 1)coin能通过echo和sonar在资产源头上(一级公募和私募)上有了抓手,预计未来有更多的优质项目通过coinbase自有渠道完成融资和发行,然后到coinbase上币,完成资产发行的闭环。 2)扶持其base生态,未来通过sonar进行公募的项目会被引导优先部署在base链上,或者base链上原生的优质项目会更快上线sonar进行公募,之后再listing到coinbase交易所上。 3)echo和sonar上的一级公募和私募未来应该也会面向coinbase用户开放,coinbase的用户未来不只是可以参与二级交易也能一级公募和私募的投资。从这个角度看、相当于是币安IEO+launchpad的plus版和合规版本,对于用户来说相对于一二级打通。当然echo和sonar原来的机构用户应该未来都纳入到coinbase的整个客户服务体系。 明显感觉到coin近期开始发力,动作频频
最近大热的AI自动化交易大赛,在 Arena Alpha 上,美国几个AI大模型GPT、Gemini、Grok、Cluade全部在水下,短短一周亏损幅度从最少-15%到最高-68%;两个国内的大模型Deepseek和Qwen收益还在水上,也是扬眉吐气了。
最近大热的AI自动化交易大赛,在 Arena Alpha 上,美国几个AI大模型GPT、Gemini、Grok、Cluade全部在水下,短短一周亏损幅度从最少-15%到最高-68%;两个国内的大模型Deepsee和Qwen收益还在水上,也是扬眉吐气了。
中美马来西亚经贸磋商会晤可能26号或27号举行?上周五中美经贸高层贝森特、格里尔与何立峰进行了视频通话,贝森特说本周在马来西亚与中方会晤,中国则表态同意尽快进行新一轮磋商,之后就再没有中美马来西亚会谈的进一步消息了。昨晚到今天凌晨的几个信息则传递了一些信号: 1)昨晚白宫官员透露,川普有意去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晤,双方商讨借东盟峰会之际在马来西亚安排会面;而昨天马来西亚通信部长则确认川普将于26号抵达马来西亚出席第47届东盟峰会; 2)今天凌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确切行程显示他26号会前往吉隆坡,应该也是参加东盟峰会; 3)昨天环球网报道中国总理李强确定出自26-28号举行的东盟峰会。如果李强出席,而且中国与东盟关系密切、那么外交部长王毅应该也会出席。 4)之前川普提到中美会晤要聊稀土、大豆和芬太尼(简称“土豆泥”议题),之前还提了一嘴台湾问题。而台湾并不属于经贸事务 ,是外交和地缘事务、这个话题王毅跟卢比奥聊是最合适的。 所以上面的信息能看出来,26号美国元首、中国政府首脑、双方外事一把手齐聚马来西亚吉隆坡,那么何立峰和贝森特顺势东盟峰会期间举行中美经贸磋商就水到渠成了。现在就差披露何立峰与贝森特的行程了。 中美之前会晤一般都是两天时间,这次东盟峰会是26-28号举行,从这个角度看新一轮中美经贸高层会谈26号或者27号在马来西亚举行可能性非常大。上一轮中美马德里会晤是9月14-15号举行,正式官宣是提前2天是9月12号对外宣布。那么估计明天或者后天中美应该对外宣布马来西亚经贸磋商的信息了。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美联储入局Defi,昨天美联储举行的加密支付创新大会上,美联储理事沃勒的演讲《拥抱支付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参与者》还值得看看。在演讲中沃勒说到“美联储在支付领域已迈入新纪元——我们不再以怀疑或轻蔑的眼光看待去中心化金融行业。技术驱动的支付革命已全面展开,我在此郑重宣告:美联储将积极投身这场变革。” 同时Waller宣布,美联储正在提议一种新型的有限访问主账户(或他所谓的「精简主账户」),所有符合法定资格的机构都可以直接访问美联储的支付渠道,而无需依赖合作银行。在这种法规下,这些机构将无法使用主账户的所有服务,比如从美联储借款服务。但是每个符合法定资格的实体都可以获得一个主账户,而且资格的法规不会改变。本质上,这种新的精简主账户将允许美联储为创新型银行开通绿灯,包括金融科技公司、稳定币发行商和其他支付公司。 这种精简主账户其实意义很重大:1)支付企业以往需通过银行“中介”访问美联储服务,这增加了成本和复杂性。新账户允许它们“直连”央行系统,简化流程。 2)直接接入美联储支付系统,能加速稳定币、代币化、AI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新兴技术的整合,帮助支付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流动性管理效率,并为企业提供更可靠的资金转移和结算服务。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人造肉公司BeyondMeat四个交易日涨了七倍多,今天盘前又是接近100%的涨幅,这是21年初的GameStop重现么
为什么美股AI从炒算力延伸到炒电力,美国电力真增瓶颈是什么?为什么市场buy比特币矿企转型AI算力的逻辑是可行的?麦通的这个报告说的很详细https://t.co/X5fO45lzdQ掣肘AI巨头扩张的问题:并非芯片等而是电力不足,AI巨头的困境并非“买不起电”,而是“买不到即时可用的电力通道”。美国缺电的本质不是没电,而是“电到不了”。 从总量看,美国发电能力已超 1TW,理论上存在富余,但结构性矛盾极为突出:电能传输瓶颈与功率密度需求形成的 “错配”,才是真正的稀缺所在。所有新电力项目必须通过长达数年的 “系统影响评估”(System Impact Study),以验证新增负荷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新电厂或大规模 AI 数据中心的平均接入周期长达 5–7 年;叠加州级环评、土地规划与输电协调等流程,整个周期最长可达 10 年。 早年间为挖矿布局的比特币矿企,恰好手握美国最稀缺的战略资源 —— 已通过审批的电力接入许可。比特币矿场的本质是高密度用电设施,其先天属性使其在电力资源布局上具备先发优势。矿企在最初建设时就已完成三大核心布局: 1)向州电力公司申请 “大负荷互联”(Large Load Interconnection)许可; 2)投入重金建设配套变电站、输电线路与冷却系统; 3)与公用事业公司签署长期供电协议。 这些前置动作使矿企的电力许可成为电网系统中的 “已激活账户”,具备即时用电权。当 AI 数据中心还在等待批文时,矿企的站点已可随时上电运行。 根据大摩数据显示,美国比特币矿企合计已拥有 6.3GW 运营容量、2.5GW 在建项目,外加 8.6GW 已获电网许可的未来产能储备。更关键的是,这些资产改造为 AI 设施的周期仅需 18–24 个月,比新建 AI 中心节省 3–5 年时间。在 AI 成为国家级战略产业、电力接入极度稀缺的背景下,这种 “即时供电” 能力已成为制度性稀缺资产,自然带来确定性估值溢价。 而矿企转型AI算力,则是带来利润与估值体系双层重构:Needham 的测算显示,HPC/AI 托管业务单 MW 利润率可达 50–60%,是传统比特币挖矿模式的 4–6 倍。 这直接推动估值体系的重构:市场对转型矿企给予科技设施类企业的估值倍数(EV/EBITDA 10–15x),而传统矿企的估值倍数仅为 3–6x。反观传统 IDC 行业,因重资产扩张导致的折旧摊销压力,普遍面临 “增收不增利” 困境,更凸显矿企转型的成本优势。 麦通 MSX 研究院的估值模型显示,当矿企 30–50% 的产能转向 AI 托管,其整体估值弹性可达 2.5–4 倍。这一重构逻辑由三重因素驱动:比特币减半周期压缩挖矿利润、电力许可稀缺性凸显转型价值、AI 托管业务具备长期现金流稳定性。 看到麦通@MSX_CN上也有几家比特币矿企的股票代币https://t.co/vj9OdXKUfE 用稳定币交易美股更便捷。
$IREN $MARA
上周四市场真的是白跌了:引发上周四市场恐慌的主角两家地区银行之一WesternAllianceBancorp银行昨晚公布财报:其三季度净利润2.502亿美元,即每股普通股收益2.28美元,同比增长逾27%,超出华尔街多数分析师预期;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7%达到7.504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7.37亿美元;计提了3110万美元的不良贷款减值,接近市场预估的3000万美元;再次说明信贷问题只是正常银行不良贷款、并非大规模的信贷暴雷的开端。
中长期视角看逆全球化、中美博弈长期性、各国去美元化、对抗财政大扩张赤字扩大是黄金的主驱动逻辑、对于央行来说当下唯一能买到超主权资产也就是黄金:我之前还查了下今年前八个月各国央行累计购买了400多接近500吨黄金,23、24年各国央行每年购买黄金都在1000吨以上,中国央行又是各国央行里的囤金主力,主权储备是黄金走强的第一驱动力。 而9月以来这一波黄金走强,除了上面的说的主逻辑,降息预期也是推动黄金走强的关键因素。而十月前两周政府停摆、中美博弈升级、区域银行信贷问题引发的恐慌也驱动黄金进一步走强、在上周到本周一达到顶峰,当然也要看到最近这一波黄金走强除了央行机构的驱动,散户情绪也是重要的推手:看美银的数据,过去10周黄金ETF净流入达342亿美元(下图1)创历史最高纪录。WallStreetBets上黄金ETF(GLD)已经妥妥是散户的的新宠(下图2),不过也能看到进入十月之后黄金ETF进流入资金是在放缓的。 昨天开始黄金大跌,驱动近期走强的因素确实在缓解中美博弈预期向好、区域银行问题缓解、当下就美国政府关门还不明朗(虽然周一哈塞特说本周可能会回复正常),黄金走弱。但也要注意昨天黄金下跌中跌势最强的阶段恰恰是欧洲领导人签署俄乌声明的新闻出来之后,因为声明中说到从当下实际接触线开始谈判,这个比之前泽连斯基老喊着要恢复乌克兰1991年边境线确实前进了一大步、也是能提振了市场的和谈和停火的预期,所以我认为欧洲领导人的声明还是起到了一部分助推黄金回调的作用。虽然半夜传出来俄罗斯还没接受这个声明、重新打压了风险资产的乐观预期。所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也很难是单一因素完全主导。 昨天还看到一个数据,自1980年以来黄金的相对强弱指数(RSI)共 16 次突破 85,之后如果有不同程度的调整、近期明显呈现抛物线上涨的走势,说白了持续超买也很难持续,再强势的资产涨多了总是会调整、震荡、整理再重新蓄力。而且昨天黄金单日跌幅也是创下了历史最大单日跌幅,也意味着后续调整空间可能还不小。 当然长周期视角下,大国博弈的逆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财政大扩张赤字膨胀势头也不会减弱,这种背景下对冲法币贬值、各国加速去美元化都是长周期视角黄金的底层支撑逻辑。所以短期中期有调整、调整完后又是黄金长周期下的新机会。
今天黄金大跌风险市场走强币市反应最激烈,最直接驱动因素应该是这个:欧洲多国领导人表示“强烈支持”俄乌冲突沿当前战线立即停火并启动和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支持沿前线冻结战事的提议,并参与签署了周二的声明。其他表态支持的领导人包括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此次联合声明首次明确强调了“强烈支持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并以当前接触线作为谈判起点的立场”,特别是以当前接触线作为谈判起点、而且泽连斯基也接受,相比之前是更大的进步。不仅意味着欧美达成一致,也是目前最积极的一次声明,停火框架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大幅提升了俄乌停战的预期。 当然也叠加昨天聊到的中美博弈缓和预期。
今天黄金大跌风险市场走强币市反应最激烈,最直接驱动因素应该是这个:欧洲多国领导人表示“强烈支持”俄乌冲突沿当前战线立即停火并启动和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支持沿前线冻结战事的提议,并参与签署了周二的声明。其他表态支持的领导人包括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此次联合声明首次明确强调了“强烈支持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并以当前接触线作为谈判起点的立场”,不仅意味着欧美达成一致,也是目前最积极的一次声明,停火框架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大幅提升了俄乌停战的预期。 当然也叠加昨天聊到的中美博弈缓和预期。
要说美股历史上的闪崩,最恐怖还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当天一个交易日内道指跌了-22.6%、标普500跌幅-20%、可谓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次股市崩盘,八十年代的程序化交易和衍生品兴起是这次崩盘重要的催化剂。崩盘第二天1987年10月20日,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美联储,与其作为国家中央银行的职责相一致,今天确认其准备作为流动性的来源,以支持经济和金融体系”,联储开始大力度的救市纽约最大的10家银行向证券公司提供的贷款几乎翻了一番,崩盘后在短短两个交易日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就回升了288点,即黑色星期一总跌幅的57%。但也花了两年时间修复才回到崩盘之前的点位。 也正是这次大崩盘,美联储对黑色星期一的反应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投资者开始相信美联储有能力平息严重的市场低迷。
不亏是解构师这图做的相当给力了,XXYY @useXXYYio 是由@PepeBoost888 原班人马打造的一站式 MemeCoin 交易与情报平台交易快、功能多、链上监控功能也很强大,说是打狗界的彭博也不为过,经常玩链上的其实体验下。
高市早苗确认担任日本新一届首相,也是日本第一位女首相,高市上任对市场整体的影响就在于两点:1、日本央行的利率政策节奏,作为安倍的门徒高市之前明确表示,政府负责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目标,而日本央行是“决定货币政策最佳手段的机构”。但也强调金融政策“政府的责任”,对日本银行(BOJ)的加息持谨慎态度,认为不应贸然紧缩。虽然上周日本央行的几位官员表达之后加息的态度,考虑到高市上台而且日本今年以来日本通胀也是持续下行的大背景,日央行加息节奏应该是会进一步放缓的。 2、而高市的“负责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持续时间和落地效果则要看高市任期能撑多久。一方面之前公民党退出执政联盟,高市搞定日本维新会联合执政,但是维新会在国会首相选举上支持高市但并不派人出任高市内阁,联合执政其实很脆弱。二是即使跟维新会联手,双方在众议院仍缺少两席才能达到多数。这意味着新政府在推动预算和法案通过国会时可能会面临阻力。
加密支付体系的未来走向将迎来重要的政策信号。今晚美联储举行的加密支付创新大会,应该稳定币法案后之后作为货币监管机构美联储首次与产业届正式对接的活动。这个大会围绕支付创新的多个方面举行小组讨论,议题包括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代币化、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融合、新兴稳定币使用案例和商业模式,以及人工智能与支付的交汇点。 在联邦框架明确「谁能发币、如何储备与赎回」之后,监管重心将转向穿透式风险管理与与现有清算体系(如 FedNow、RTP)的互联互通,以及如何在不扩张公共部门职能的前提下,让合规稳定币与银行体系形成可监督的竞合关系。结合近期理事 Waller 多次强调「由私营部门主导、以竞争压低支付价格」的立场,会议基调大概率偏向大概率偏向鼓励新兴加密支付方案与传统支付方案竞合,对2026年前后的细则和监管理念具前瞻性指示意义。 短期内,跨境B2B与商户结算的「稳定币作结算资产」将率先推进,压缩传统通道在速度与成本上的差距;中期则取决于监管对赎回时效、储备构成(现金/美债)、银行参与边界与主账户接入等关键口径的公开化程度。 对银行与卡组织而言,风险在于高质量储备吸走部分活期存款与手续费收入,但通过「代币化存款/链上结算」与稳定币协同可对冲蚕食;对加密原生机构而言,合规成本上升但可交换「估值折价换合规溢价」。 从产业影响看,最直接的受益链条在「合规稳定币—托管与审计—合规/风控服务—银行/卡组织的代币化结算试点」。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
最近又看了Robinhood创始人Vlad Tenev在Token2049上的演讲,有一点非常认可“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目前分属两个世界,但未来它们将完全融合。最终,一切资产都将以某种形式上链,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的界限将消失”,代币化将深刻改变传统金融的运作方式,重塑传统金融体系。 他的演讲要点 1、代币化趋势不可逆转: 他预言代币化最终将“吞噬整个金融系统”,使一切资产(如股票、房地产、私募股权等)以数字形式上链交易,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的界限将消失。 2、Robinhood的代币化布局 1)已在欧洲推出代币化股票,允许投资者通过区块链持有和交易美国股票,包括OpenAI等非上市初创企业的私人股份。 2)计划将代币化扩展至房地产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房地产资产的分割和交易,降低投资门槛。 3)强调代币化股票将成为全球投资者持有美国资产的首选方式,目标是实现7×24小时的全球链上交易。 3、监管与技术的挑战 Tenev指出,代币化的最大障碍是法律和监管滞后,而非技术问题。他呼吁美国加快数字资产监管改革,以跟上欧洲和亚洲的监管步伐。他认为美国金融基础设施的“足够好”状态减缓了代币化进程,需推动创新以适应全球竞争。 4、加密与传统金融的融合 Tenev预测,未来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将完全融合,所有资产都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化交易。Robinhood通过收购Bitstamp交易所、构建自有区块链等举措,加速传统金融与加密技术的整合,目标是成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覆盖股票、加密货币、预测市场、银行账户等业务。 5、对AI的看法 Tenev认为AI是金融创新的“放大器”,而非威胁。他以国际象棋和放射科为例,说明AI虽改变行业,但不会取代人类,反而会创造更多机会。他鼓励从业者积极拥抱AI工具,提升竞争力。 6、金融普惠 Tenev强调代币化的核心目标是将金融服务从“少数人的特权”转变为“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产流动性,让更多人参与全球金融市场。
川普在借着政府停摆之名,实施实施大规模解雇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冻结对部分民主党政策议程的拨款之实,完成D.O.G.E未竞之事业。看这段时间参议院的博弈貌似共和党是一点让步都没有,完全没有跟民主党妥协的样子。今晚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说政府关门可能在本周某个时间结束,但紧接着他也说如果不这样做,川普可能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其实真要想政府停摆结束,共和党稍作让步,支出法案可能民主党参议院领袖舒默就可能放行了,之前因为大美丽法案通过、让舒墨在民主党内压力甚大、也是这次他却强硬的原因,否则党内没法交待。川普让步,舒默也就有了让步理由,现在看川普丝毫没有让步的迹象。这不是能不能,而不是想不想的问题。
中国免去李成钢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是为了向美方示好么?上周中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好几次直接diss中国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说他八月到华盛顿是“不请自来”,甚至用到“精神错乱”的话语。今天看到中国外交人员任免通告“免去李成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兼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职务”,看到有解读认为这是中国向美方示好,实则不然 看商务部官网上,李成钢的title还是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今年四月李成钢被任命中国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之前他就担任着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这个职位是副部长级别。相当于在今天这个免职之前李成钢身兼数职。 这时候把他兼任的其他低一级别的职位撤掉,摆明就是想让他能专注于自己主职“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而且正常来说,有了更高级别的新职,免去旧职只是正常流程。 显然李成钢现在工作重心就是国际贸易谈判这个事情傻女, 相当于领导说“成钢同志,当下这个国际贸易谈判工作是重中之重,你就专心搞谈判,其他事情先不用管了。” 关于中美本周的马来西亚会谈,还是早上这里https://t.co/TOOdMsQczE聊到的“中国这次占据了部分主动权。从上周半周双方的表态来看,川普和贝森特释放了足够的缓和意愿,当然中国也表达了见面谈的意愿。当然最重要的是谈的结果:个人预期预期最大结果就是延期,双方把过去几周扔给对方的各种制裁措施都延期执行,先延期流出时间再慢慢聊。如果是这种情况,大概率认为市场业绩也可以接受、至少先不打了大家缓口气。当然如果某些制裁与反制措施被取消或者强度降低,那应该是会被市场认为更好的结果,情绪会更加提振。 完全谈好达成一致,或者完全谈崩可能都是些小概率事件。前者因为双方矛盾不可调和、只能缓和,双方都在用时间换空间;后者是因为双方都有制约掣肘因素,并不支持直接撕破脸。” 本文由 meme 交易工具 https://t.co/xPiYWGDb1u 赞助 |交易快,功能多,监控链上钱包就用 @useXXYY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