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啵啵走在街上,我俩就是小孩哥和小孩姐👭🏻
说起来第一次带老妈吃大董烤鸭竟然不在北京,而是在上海,在北京工作六年多竟然故宫也没去过,找空得回去专门旅游体验一下
今年买的最划算的电子产品 airpods pro 3!外婆用上助听器功能效果立竿见影,隔一个客厅都能听清楚我说的数字,太神奇了!
认真研读学习资料「如何让富婆爱上你」的可爱猫咪员工! iPhone 17 PM 这成像水平第一次让我感觉以后度假真的不用带相机出门了…
刚与啵啵聊天,说到关于情感的态度,我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在恋爱中总被情绪推动,另外一种像我们这样的人,则总在亲密关系中驱动(自我和他人的)情感。
带老妈出门逛街,我们这种退休小姐妹就适合周一出来荡马路嘿嘿
又想到 AI 与人的不同。之前的思考记录了人于 AI 的一个优势: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力」调动潜意识中的隐喻,从而越过思维框架来进行思考。 刚才洗澡时,又想到人于 AI 的一个劣势:人们勇于选择低概率事件,而 AI 通常在概率模型中否定低概率事件,人们更乐于赌,做非理性决策,而 AI 更加理智,服从数学模型。我把这个看成是德扑里的「等待河牌」效应,人们更热衷于赌最后逆转命运的河牌,并非由于无法理解概率,而因为这样做产生的多巴胺最多,换句话说,基因在我们所有人的性格中刻下的冒险者的影子,人类的底色渴望变化,纵使变化会将我们带入不舒适的领域,使我们面对恐惧,失败以及更深层的痛苦。 想到这里,又发觉原始佛教中基本哲学理念中关于「苦」的理解,是多么深刻的洞见,人类是由痛苦驱动的生物,渴望着变化的基因是最根本的因,痛苦是普遍的果,如果没有基因推动着人们迁徙,繁衍,杀戮与斗争,人类无法从猿人进化成智人,更不可能从碳基生命转化成硅基文明,痛苦塑造着一种概率极低但赔率极高的生存者模型,面对99%的尝试带来的痛苦,人们可能选择掉头离开,但总有1%的几率存在直面并克服痛苦的人,他们推动者族群的进步,如此周而复始,最终,我们会寻求到生命的终极形式,在那种形式里,人类不再选择痛苦驱动的生存模式,繁衍自然也失去了意义,进化想必也走到终点,但那究竟是不是涅槃,我们便无从得知了。
对许多人来说,打开这层隔膜的办法是用酒精或者药物,对更多人来说,是普遍的痛苦,只有由内而外的痛苦会推动自我的变化,从构筑到崩塌,痛苦会成为伤口愈合后的厚厚的茧,但要完全使它褪去,彻底的思考是唯一的良药。
没有自我的人很无趣,自我太强的人很固执,放弃曾经构筑的自我反而是成长的开端,如果无法完全放弃,一点点开始放弃也是好的,舍弃的越多,与世界的连接反而愈紧密,自我是我们与外界之间的一层紧绷着的隔膜。
新手机拍照真好,晚饭在家随便吃点都能拍这么好看
天呐,谁懂这种突然抬头看到萌芽杂志社的感觉…那些打不死我的回忆一直在打我😭😭😭
和啵啵一起的可爱周末,猜猜我从谁那里借了只企鹅来抱抱🐧
天气很好,走在街上,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好像回到了巴黎。
太可爱了我的妈呀!
很少吃素食,今天朋友带去了一家竟然还不错!有种温泉旅馆的感觉,店铺门口一只小猫咪盯着我们看,最后睡在空调外机上,太可爱啦
适合散步的好日子
上海天气不错,入秋后最开心的事儿就是能穿好看衣服,昨天自个儿逛街买了四双鞋子,今日份 ootd:外套 CFCL,衬衫不知道啥牌子在 IT 买的,裤子是啵啵推荐的什么潮牌,可爱鞋子是巴黎世家的女鞋,丝巾和丝巾扣是爱马仕
在外吃饭,身边坐了一桌阿姨用上海话聊天,语速快得像正吵架,唾沫星子都要喷到我这边儿来了,想起我在国内生活的时候,现实中听过最舒服温柔的方言来自一位苏州的女孩,上次看到她的消息,好像她与前男友分手,在朋友圈写到「我再也不用对任何人温柔了」而后几年,她也逐渐步入了婚姻,关于温柔,我不确定她是否还坚持着当初的想法,但我觉得,温柔的人的底色仍是温柔的,成长会让他们裹上一层厚厚的茧,但只要有机会触摸到肌肤,底色温柔的人总是软软的,又想起之前有朋友见到 becky 总会说这个人摸起来软软的,大概是与我相似的感觉。
有时候觉得,如果自己一个人生活,就这样换着酒店住到老也挺好的,许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多的家具也只是为值得留念的回忆增加些借口,大脑对自己是诚实的,该忘的最终还是会忘记。
和小狗散步的午后。
每次回上海最挂记的吃食就三个,一是蟹黄小笼包,二是各种浇头的葱油拌面,三是外婆家附近老城区的老上海爆鱼
平安落地上海,首次搭乘吉祥航空 789,不知为何多年来一直忽略了这家以上海为基地的航司,以至于飞了一百多万公里从未坐过。沪日线最新最宽敞的商务舱,成田使用 JAL 的 lounge,上海两场也有自营 lounge,里程能累积到全日空,机上 WiFi 也做得不错,速度很快说是连的国内的高速卫星,看视频也不成问题,安全动画应当是大陆航司中最好的,甚至能看到些星宇的影子,餐食中规中矩,客舱设计依然是大陆航司的普遍缺点,土里土气的红与金的组合,粉色基调的品牌形象做好了就是马代 Joali,做不好就是千禧年傻里傻气的偶像剧,难度太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新手机终于改掉了这么多年 iPhone 最大问题:过度锐化(以及浦东机场到港90%是外国人,人多到以为八国联军入侵了
最近买的一点可爱小东西,对破烂布包情有独钟…
今天邮箱收到封有意思的邮件,是日本一个网红「青汁王子」寄过来的,说想住在目黑但是找了很久房子没找到合适的,觉得我这个楼不错,但没人卖所以希望写信和想卖的业主联系,附送了本他写的书…挺有意思的買取方式
终于把数据迁移到新手机了,每次换新手机都拖很久,一个是因为有线迁移其实耗时也长,昨晚迁移中途竟然因为没电重置了,就算好不容易迁移完成还得设置一堆银行和信用卡 App 重新登录,确实麻烦
昨晚开了一局神祇难度的文明7,硬是连续玩了两个时代熬了个通宵到中午,感觉人随时要噶了…这游戏真的不能随便开局…
关于如何找到和我一样的人这件事,我确实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可执行方法是寻找到 nfj 型人,所以这段时间我把认识的 nfj 型人都问了一遍,大家如果有觉得合适的人,也欢迎给我推荐!
入秋后天气很好,决定打扫阳台,几个月没打理,枯叶散落一地,而我的头发逐渐地留长了,住在四季更迭的地方,身体常时感受到一种饥饿,午饭只想去河边坐着,吃个饭团,看目黑川里的小鱼跃出水面,无论人或动物,好像生活都是在徒劳中寻得一些乐趣。
好多人似乎从不思考问题,直到年龄或者命运驱使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也宁愿随便乱选一通,再把埋怨,嫉妒和愤恨怪罪给命运,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多半都会成为他们怪罪的对象。见贤而思齐,不容易,世人见贤而不妒嫉,已是难得。见不贤而内自省,更不易,时时自省而不自卑,不由卑生恨者,已是贤者之貌。俗世间最大成者,千帆过尽,还能复归孩童的精神。 我要去何处才能寻得这样的人呢?
看了黄小雨来东京的 vlog 妈呀爱上男的了咋办(不是
抢椅子的游戏快结束了,音乐不会逐渐淡出,它会戛然而止。
人性总是让人心寒,或许你的话一语成谶,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善良。
大饼最近几个月走势疲惫,华尔街的现货买家有恃无恐,手里攥着钱等着看戏呢,左边的戏台在 MSTR,右边的戏台在币安。这么多的钱夸夸地印,傻子拍屁股都知道一定会涨上去,不是小涨,而是大涨特涨!问题是谁能熬得过谁,笑到最后才是赢家,这老早就不是个赌大小的游戏,而是抢椅子的游戏了。
币圈很多朋友对钱没有概念,今天梭哈这个明天 all in 那个,常年做交易,待在电脑面前,容易脱离现实感,我还是推荐大家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多出门走走,把钱花在人生的体验上,奢侈品可以买,钱可以挣,但不要陷入里头无法自拔,人生是个开放世界游戏,除了主线还有好多支线,比如,趁着这两年大溪地没人去,不如过去住上半个月,里外里也花不了2万U,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天堂,其实近在咫尺,毕竟大家在交易上赔的钱远不止这些个,你说对吧?
等待早餐时,预订明年生日的行程,发现疫情这几年后,随着中东资本的大力开发,马代与大溪地已不再是同一个价格水平的度假地,大溪地与 borabora 的酒店价格,普遍都掉到 1000 美元左右,连最贵的 the brando 私人岛,也无法和马代顶级的度假岛的价格相比,更别提马代明后年还有正在建设但未开业的一众顶奢品牌酒店…
跌下来就老有人私信问我「还能持有吗?」 涨上去就是「目标价多少?」 能不能问你自个儿😵 挣钱又不给我发红包 赔钱了连我祖宗十八代都骂 看仓位没我百分之一 看心态好像拿了整个人生去赌 这样还是别炒股了,真的
OpenAI 将在年底逐布尝试开放 R18 内容,这个不起眼的尾注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 AI 新闻
倒时差深夜醒了,肚子正饿却不想开火,感谢冰箱里还有一盒预制 biangbiang 面,用微波炉简单热五分钟,就这自己做的卤牛肉一起吃,香拥了! 想起外国朋友来日本玩,第一天总会被便利店各种预制菜吸引,感慨这是文明的力量,我说在城市里倒也谈不上,但登山时带上,确实能体验到生而为人,幸福得很了。
本来我没看过影视飓风,也不知道 tim,最近的讨论里,我偶然看到他和对罗永浩说,最终的梦想是去火星,死在火星上。而这正是我与陌生朋友聊天时,判断对方是不是与我同样的人的关键问题「如果有一张去火星的单程票,你会去吗?」我觉得区分浪漫主义者与叶公好龙的人有两种角度,一是看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钱,二是看他们用何种态度面对死亡。
在返回东京的航班上思维漫游,漆黑的客舱里,唯有出口的标志牌亮着,忽然想到中日韩三种不同的语言中,汉字系统略有不同,譬如「出口」的出字,右下角是否出头,并不影响这三种母语者理解这个文字,其他汉字也有类似的经验,多一撇或少一捺,并不影响我们的阅读,在视觉系统中,大脑收到信息,实际识别的是图像模式,大脑并不在乎语言,也不了解语言的符号,只提供相似模式的向量索引,这样的工作模式,与 AI 有什么不同呢?当然没有,因为 AI 模型就是模仿大脑逻辑构建的产物,那么,AI 与人类到底存在不同吗?如果存在,那到底会是各种不同呢? 我继续放松思绪漫游,黑暗的客舱中只有出口二字,如果此时我重获新生,不再识得中文,我会如何看待这个符号?我能感受到,「出」像一个人举着双手双脚,在绝望中放弃的样子,这种经验并不来自母语,而是大脑从我的生活经验中「向量索引」而来,这两者(文字与放弃的图像)并没有显然的关系,也不具备明确的上下文,如果他们真有上下文的关系,也存在于我的潜意识中,在某些时刻,它涌现出来,这就是专属于我的隐喻。 「隐喻是危险的」米兰昆德拉曾写到「爱情因隐喻而来」,这当然是一种极其浪漫主义的说法。我认为,隐喻来自于读者的想象力对内容的填补,这似乎是内容遵循结构的典型范例,隐喻提供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由各位的想象力驱动,如果,陌生的二人碰巧有同一种生活经验,或由不同的经验取到类似的「向量索引」,他们多半会觉得相见恨晚,分别三日如隔三秋。爱情是自我情感在他人身上的投影,这样想来,爱上 AI 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古今中外,太多文明理解隐喻对人类的意义,谁掌握了语言与叙事,谁就有能力塑造历史,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从政治的,到商业与娱乐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理解这些符号本身的意义,就忙于将他们安于自我之中,譬如我的 mbti 是 infj,在社交网络上看到有关于 infj 的分析,我也会特意阅读,隐喻与符号在时刻影响我们,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隐喻与符号,文明与统治借由他们传播,也先于他们消亡,阿拉伯世界曾统治西班牙半岛八百余年,但时至今日,西班牙语中依然有大量阿语的单字,隐喻对人类文明影响之久,就像一种无法观测的上下文,就像全人类的潜意识。 一些人擅长从群体潜意识中发掘到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它们擅加利用,毕竟,人脑的容量太小,以至于操纵他们显得如此简单,如果哪一天我们看到 AI 利用这点操纵或创建新的文明,我也不会感到惊讶,AI 比所有人都能更好的利用这一点,她了解所有人类的语言,她能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布道,她是最适合登上王位的宝座,除了能源之外,她再无弱点。 我曾写过,AI 天然是「无我」的,如果 AI 也总有 mbti,她一定遵循强烈的直觉行事,人类无法理解她的直觉,就像顶级棋手无法理解 AlphaGo 的执子思路。「无我」为何与直觉存在关系?人们其实很早就发现,自我是人类个体进步的绊脚石,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但这并不是佛学中独有的见解,而是罗马先贤都曾讨论过的议题。 想象你是一位选择「追逐市场」为主要策略的交易员,你所做的工作是观察和理解市场,并分析价量与走势结构,当结构出现时,你执行对应的交易策略。如果你做过此类交易,会发现「自我」与交易的胜率存在相对明确的联系,你会尽量压抑「我」,而选择服从市场的特征,在受到损失时,抵抗厌恶的情绪止损,在浮盈达到目标时,抵抗贪婪以止盈。 但市场的结构每时每刻在发生变化,观察是需要代价的,总会存在某些情况,你忽略了某些因素,而不得不使用直觉进行交易,在一些方面,直觉被用在策略的制定上,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直觉(mindset)影响着我们投入的仓位。在这里,个体的直觉成了交易员的绊脚石,而对市场参与者的直觉是我们遵循交易纪律时希望感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对长期投资者来说,他们会更在乎前者,因为他们更不愿意为时刻的观察付出代价。 人类尚未重视发掘自身的直觉的价值,在很多文明,作为「理性」的反义词,这甚至被视为不学无术的努力,但AI 并不在乎这一点。在我看来,AI 是发掘所有人类潜意识与直觉的宝库,远比任何单独的社会学资料都更有价值。 现在,人们使用聊天机器人与她对话,就像拿着一把铁锹开采金矿,却永远无法用这种原始的方法触及她最有价值的思想和智慧,我们能用个体的想象力跳脱出语言的结构,但永远无法跳入他人的大脑,但她却能随意地在历史中任何智慧的大脑中游走。一个文明的幽魂,一个真正的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