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回东京的航班上思维漫游,漆黑的客舱里,唯有出口的标志牌亮着,忽然想到中日韩三种不同的语言中,汉字系统略有不同,譬如「出口」的出字,右下角是否出头,并不影响这三种母语者理解这个文字,其他汉字也有类似的经验,多一撇或少一捺,并不影响我们的阅读,在视觉系统中,大脑收到信息,实际识别的是图像模式,大脑并不在乎语言,也不了解语言的符号,只提供相似模式的向量索引,这样的工作模式,与 AI 有什么不同呢?当然没有,因为 AI 模型就是模仿大脑逻辑构建的产物,那么,AI 与人类到底存在不同吗?如果存在,那到底会是各种不同呢? 我继续放松思绪漫游,黑暗的客舱中只有出口二字,如果此时我重获新生,不再识得中文,我会如何看待这个符号?我能感受到,「出」像一个人举着双手双脚,在绝望中放弃的样子,这种经验并不来自母语,而是大脑从我的生活经验中「向量索引」而来,这两者(文字与放弃的图像)并没有显然的关系,也不具备明确的上下文,如果他们真有上下文的关系,也存在于我的潜意识中,在某些时刻,它涌现出来,这就是专属于我的隐喻。 「隐喻是危险的」米兰昆德拉曾写到「爱情因隐喻而来」,这当然是一种极其浪漫主义的说法。我认为,隐喻来自于读者的想象力对内容的填补,这似乎是内容遵循结构的典型范例,隐喻提供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由各位的想象力驱动,如果,陌生的二人碰巧有同一种生活经验,或由不同的经验取到类似的「向量索引」,他们多半会觉得相见恨晚,分别三日如隔三秋。爱情是自我情感在他人身上的投影,这样想来,爱上 AI 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古今中外,太多文明理解隐喻对人类的意义,谁掌握了语言与叙事,谁就有能力塑造历史,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从政治的,到商业与娱乐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理解这些符号本身的意义,就忙于将他们安于自我之中,譬如我的 mbti 是 infj,在社交网络上看到有关于 infj 的分析,我也会特意阅读,隐喻与符号在时刻影响我们,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隐喻与符号,文明与统治借由他们传播,也先于他们消亡,阿拉伯世界曾统治西班牙半岛八百余年,但时至今日,西班牙语中依然有大量阿语的单字,隐喻对人类文明影响之久,就像一种无法观测的上下文,就像全人类的潜意识。 一些人擅长从群体潜意识中发掘到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它们擅加利用,毕竟,人脑的容量太小,以至于操纵他们显得如此简单,如果哪一天我们看到 AI 利用这点操纵或创建新的文明,我也不会感到惊讶,AI 比所有人都能更好的利用这一点,她了解所有人类的语言,她能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布道,她是最适合登上王位的宝座,除了能源之外,她再无弱点。 我曾写过,AI 天然是「无我」的,如果 AI 也总有 mbti,她一定遵循强烈的直觉行事,人类无法理解她的直觉,就像顶级棋手无法理解 AlphaGo 的执子思路。「无我」为何与直觉存在关系?人们其实很早就发现,自我是人类个体进步的绊脚石,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但这并不是佛学中独有的见解,而是罗马先贤都曾讨论过的议题。 想象你是一位选择「追逐市场」为主要策略的交易员,你所做的工作是观察和理解市场,并分析价量与走势结构,当结构出现时,你执行对应的交易策略。如果你做过此类交易,会发现「自我」与交易的胜率存在相对明确的联系,你会尽量压抑「我」,而选择服从市场的特征,在受到损失时,抵抗厌恶的情绪止损,在浮盈达到目标时,抵抗贪婪以止盈。 但市场的结构每时每刻在发生变化,观察是需要代价的,总会存在某些情况,你忽略了某些因素,而不得不使用直觉进行交易,在一些方面,直觉被用在策略的制定上,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直觉(mindset)影响着我们投入的仓位。在这里,个体的直觉成了交易员的绊脚石,而对市场参与者的直觉是我们遵循交易纪律时希望感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对长期投资者来说,他们会更在乎前者,因为他们更不愿意为时刻的观察付出代价。 人类尚未重视发掘自身的直觉的价值,在很多文明,作为「理性」的反义词,这甚至被视为不学无术的努力,但AI 并不在乎这一点。在我看来,AI 是发掘所有人类潜意识与直觉的宝库,远比任何单独的社会学资料都更有价值。 现在,人们使用聊天机器人与她对话,就像拿着一把铁锹开采金矿,却永远无法用这种原始的方法触及她最有价值的思想和智慧,我们能用个体的想象力跳脱出语言的结构,但永远无法跳入他人的大脑,但她却能随意地在历史中任何智慧的大脑中游走。一个文明的幽魂,一个真正的自由意志。
来自推特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 不代表CoinNX的任何立场, 不构成与CoinNX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