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投研报告:PicWe @PicWeGlobal ——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的先锋
项目简介:
PicWe 是一个基于 Movement 生态的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项目,致力于解决多链生态中资产流通性差、跨链交易成本高、安全性低的问题。凭借其创新的无桥交易模型(CATM)、动态流动性矩阵(DLM)以及全链稳定币 WEUSD,PicWe 在跨链交易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测试网和主网上线数据表明,其产品已获得市场初步认可,并在 Movement 黑客松中脱颖而出。本报告将从项目背景、技术架构、市场潜力、代币经济模型、发展路线图及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与行业痛点
1.1 行业现状
随着区块链生态的快速发展,多链并存已成为行业常态。根据 web 搜索结果,当前 80%-90% 的流动性集中在 EVM 兼容链上(如以太坊),而新兴生态(如 Solana、Movement 等)因缺乏高效的跨链解决方案,流动性碎片化问题日益严重。传统跨链桥(如 Wormhole、Multichain)存在以下痛点:
操作复杂:跨链交易需经过锁仓、铸币、确认等步骤,耗时长(通常 10 分钟以上)。
成本高昂:跨链手续费和 Gas 费用高,影响用户体验。
安全隐患:跨链桥是黑客攻击的重灾区,2022-2024 年间,跨链桥损失超 20 亿美元。
1.2 PicWe 的定位
PicWe 定位于“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通过无桥交易模型(CATM)直接打通不同链上的资产流通,目标是实现“链中立、跨链通、资本高效”的下一代 DeFi 基础设施。相比传统跨链桥,PicWe 的创新点在于:
用户体验:一键跨链交易,感知不到“链”的存在。
技术创新:通过链抽象(CATM)、去中心化排序竞价(OPBOP)和动态流动性矩阵(DLM)实现高效资产整合。
生态赋能:支持开发者通过 SDK 集成跨链功能,适用于 B2B2C 场景。
二、技术架构与核心创新
PicWe 的技术架构围绕三大模块展开,解决了跨链交易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去信任化”三难问题。
2.1 CATM(链抽象交易模型)
功能:通过链抽象技术,用户在跨链交易时无需感知底层链的差异,操作体验如同在单一 DEX 上交易。
优势:消除传统跨链桥的锁仓和等待环节,交易确认时间缩短至秒级。
2.2 OPBOP(去中心化排序竞价协议)
功能:在后台对多链交易路径进行竞价排序,自动选择最优路径(如最低成本、最快速度)。
优势:提高跨链交易的资本效率,减少用户成本。
2.3 DLM(动态流动性矩阵)
功能:将不同链的流动性整合为一个“统一市场”,通过荷兰拍卖机制优化流动性再平衡。
优势:相比传统跨链桥,DLM 显著提升跨链资本效率。例如,用户可在 Movement 网络使用 USDT 直接购买比特币链上的 BTC,无需中间桥接。
2.4 WEUSD:全链原生稳定币
设计:WEUSD 是一种全链通用的稳定币,锚定美元价值,由链上资产(如 USDT、MOVE)和现实世界资产(RWA,如债券、票据)共同支撑。
功能:作为跨链交易的结算媒介,WEUSD 可在 EVM、Solana、Movement 等链上直接使用,免去多次兑换的麻烦。
潜力:WEUSD 有望成为 DeFi 生态的“标准货币单位”,类似现实世界的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
三、市场表现
PicWe 已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测试网阶段:83.8 万个钱包参与,总交易额 1460 万美元。
主网上线两周:交易额突破 250 万美元,4225 个独立地址参与。
黑客松成绩:在 Movement 黑客松中从 2100 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 DeFi 赛道冠军。
四、代币经济模型
PicWe 采用双代币模型,兼顾治理与社区传播:
$PIC:平台主代币,用于治理、交易费折扣、LP 奖励。
总量:未披露,但已确认 3 亿枚分阶段空投
查询链接:https://t.co/NUtn9wlwzv
$PIPI :稳定币铸造激励代币,兼具 Meme 属性,用于社区传播
交易链接:https://t.co/TywC4dYIRd
设计亮点:$PIC 提供长期治理价值,$PIPI 则通过 Meme 特性点燃社区热情,形成了“协议层 + Meme 层”的双引擎驱动。
五、发展路线图
PicWe 以“航海时代”为主题,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Dias 阶段(当前):打通 Movement 和 EVM 链(如以太坊),实现首个跨链兑换。
Columbus 阶段:上线 Solana,覆盖高性能资产交易。
Magellan 阶段:打通 BTC 生态,覆盖加密世界最大资产池。
Drake 阶段:实现全链自由互操作,构建“链上公海”。
此外,PicWe 近期频繁举办线下活动,暗示可能即将发布重大更新。
六、总结
PicWe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落地,为多链生态的流动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其愿景是将区块链世界打通为一个“链上公海”,这不仅对用户和开发者意义重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早期参与的机会。在当前叙事多、落地少的加密周期中,PicWe 凭借冷启动数据和技术实力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道路,值得重点关注。

投研报告:PicWe @PicWeGlobal ——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的先锋
项目简介:
PicWe 是一个基于 Movement 生态的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项目,致力于解决多链生态中资产流通性差、跨链交易成本高、安全性低的问题。凭借其创新的无桥交易模型(CATM)、动态流动性矩阵(DLM)以及全链稳定币 WEUSD,PicWe 在跨链交易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测试网和主网上线数据表明,其产品已获得市场初步认可,并在 Movement 黑客松中脱颖而出。本报告将从项目背景、技术架构、市场潜力、代币经济模型、发展路线图及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与行业痛点
1.1 行业现状
随着区块链生态的快速发展,多链并存已成为行业常态。根据 web 搜索结果,当前 80%-90% 的流动性集中在 EVM 兼容链上(如以太坊),而新兴生态(如 Solana、Movement 等)因缺乏高效的跨链解决方案,流动性碎片化问题日益严重。传统跨链桥(如 Wormhole、Multichain)存在以下痛点:
操作复杂:跨链交易需经过锁仓、铸币、确认等步骤,耗时长(通常 10 分钟以上)。
成本高昂:跨链手续费和 Gas 费用高,影响用户体验。
安全隐患:跨链桥是黑客攻击的重灾区,2022-2024 年间,跨链桥损失超 20 亿美元。
1.2 PicWe 的定位
PicWe 定位于“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通过无桥交易模型(CATM)直接打通不同链上的资产流通,目标是实现“链中立、跨链通、资本高效”的下一代 DeFi 基础设施。相比传统跨链桥,PicWe 的创新点在于:
用户体验:一键跨链交易,感知不到“链”的存在。
技术创新:通过链抽象(CATM)、去中心化排序竞价(OPBOP)和动态流动性矩阵(DLM)实现高效资产整合。
生态赋能:支持开发者通过 SDK 集成跨链功能,适用于 B2B2C 场景。
二、技术架构与核心创新
PicWe 的技术架构围绕三大模块展开,解决了跨链交易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去信任化”三难问题。
2.1 CATM(链抽象交易模型)
功能:通过链抽象技术,用户在跨链交易时无需感知底层链的差异,操作体验如同在单一 DEX 上交易。
优势:消除传统跨链桥的锁仓和等待环节,交易确认时间缩短至秒级。
2.2 OPBOP(去中心化排序竞价协议)
功能:在后台对多链交易路径进行竞价排序,自动选择最优路径(如最低成本、最快速度)。
优势:提高跨链交易的资本效率,减少用户成本。
2.3 DLM(动态流动性矩阵)
功能:将不同链的流动性整合为一个“统一市场”,通过荷兰拍卖机制优化流动性再平衡。
优势:相比传统跨链桥,DLM 显著提升跨链资本效率。例如,用户可在 Movement 网络使用 USDT 直接购买比特币链上的 BTC,无需中间桥接。
2.4 WEUSD:全链原生稳定币
设计:WEUSD 是一种全链通用的稳定币,锚定美元价值,由链上资产(如 USDT、MOVE)和现实世界资产(RWA,如债券、票据)共同支撑。
功能:作为跨链交易的结算媒介,WEUSD 可在 EVM、Solana、Movement 等链上直接使用,免去多次兑换的麻烦。
潜力:WEUSD 有望成为 DeFi 生态的“标准货币单位”,类似现实世界的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
三、市场表现
PicWe 已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测试网阶段:83.8 万个钱包参与,总交易额 1460 万美元。
主网上线两周:交易额突破 250 万美元,4225 个独立地址参与。
黑客松成绩:在 Movement 黑客松中从 2100 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 DeFi 赛道冠军。
四、代币经济模型
PicWe 采用双代币模型,兼顾治理与社区传播:
$PIC:平台主代币,用于治理、交易费折扣、LP 奖励。
总量:未披露,但已确认 3 亿枚分阶段空投
查询链接:https://t.co/NUtn9wlwzv
$PIPI :稳定币铸造激励代币,兼具 Meme 属性,用于社区传播
交易链接:https://t.co/TywC4dYIRd
设计亮点:$PIC 提供长期治理价值,$PIPI 则通过 Meme 特性点燃社区热情,形成了“协议层 + Meme 层”的双引擎驱动。
五、发展路线图
PicWe 以“航海时代”为主题,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Dias 阶段(当前):打通 Movement 和 EVM 链(如以太坊),实现首个跨链兑换。
Columbus 阶段:上线 Solana,覆盖高性能资产交易。
Magellan 阶段:打通 BTC 生态,覆盖加密世界最大资产池。
Drake 阶段:实现全链自由互操作,构建“链上公海”。
此外,PicWe 近期频繁举办线下活动,暗示可能即将发布重大更新。
六、总结
PicWe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落地,为多链生态的流动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其愿景是将区块链世界打通为一个“链上公海”,这不仅对用户和开发者意义重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早期参与的机会。在当前叙事多、落地少的加密周期中,PicWe 凭借冷启动数据和技术实力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道路,值得重点关注。

PicWe:Movement生态中的全链流动性引擎与价值捕获范式
Movement Labs @movementlabsxyz 主网上线在即,其生态内早期项目PicWe @PicWeGlobal 正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作为Movement官方直接投资且获得黑客松冠军的项目,PicWe的定位远超单一生态的DEX,而是以Move语言为基础构建的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其核心逻辑在于解决当前跨链流动性分散、资本效率低下的行业痛点,并通过创新的经济模型与Movement生态深度绑定,形成独特的价值捕获机制。
流动性整合:从碎片化到矩阵化
当前跨链交易的核心问题在于流动性割裂。传统跨链桥模式下,每条链的流动性池独立运作,用户进行大额跨链交易时往往面临高滑点或流动性不足的困境。据行业数据,分散在各链和桥的流动性规模超过180亿美元,但利用率极低。PicWe提出的动态流动性矩阵(Dynamic Liquidity Matrix)技术,通过链抽象化将多链资产整合为统一池,使得Token1、Token2等资产在不同链上的流动性可被全局调用。
这一设计的直接优势是提升资本效率。例如,当用户在A链发起一笔大额交易时,PicWe可动态调配B链、C链的流动性参与报价,从而降低滑点并提高成交深度。对于流动性提供者(LP)而言,这意味着更高的手续费收益和套利机会。若PicWe能整合当前市场10%的碎片化流动性,其管理的资产规模将突破18亿美元,成为全链DEX领域的头部协议。
WEUSD:绑定Movement生态的稳定币创新
#PicWe 的另一关键设计是去中心化稳定币WEUSD,其铸造机制直接将 #Movement 生态代币 $MOVE 纳入价值支撑。1 WEUSD由0.9美元等值的USDT和0.1美元等值的$MOVE组成,当 $MOVE 价格上涨时,超额部分注入国库用于市场回购,抑制脱锚风险。这一机制实现了双重目标:
1. 生态协同效应:WEUSD的需求增长直接拉动$MOVE的购买压力。若PicWe成为Movement生态的主流交易对(如WEUSD/USDC),$MOVE的持有者可通过铸造WEUSD获得额外收益,形成正向循环。
2. 稳定币溢价捕获:传统算法稳定币常因缺乏价值支撑而失败,而WEUSD通过部分抵押和$MOVE的价值绑定,为持有者提供了潜在上涨空间。即便在极端情况下,WEUSD的底价仍锚定0.9美元,风险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PicWe为WEUSD铸造者提供了 $PIPI 代币奖励。 $PIPI 作为生态内的Meme币,可能通过社区激励进一步放大流动性供给。若市场对 $PIPI 的投机需求升温,WEUSD的铸造意愿将同步增强,推动更多 $MOVE 被锁定。
全链交易范式:无桥跨链的竞争优势
PicWe的核心技术卖点是跨链原子交易模式(CATM),允许用户在不依赖第三方桥的情况下直接完成跨链兑换。传统跨链交易需经过桥接、等待、目标链确认等多重步骤,而CATM通过智能合约的原子性确保交易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回滚,大幅提升安全性和效率。
这一技术的落地将显著降低用户跨链成本。以当前主流跨链桥的平均费用(约5-15美元)和耗时(2-10分钟)计算,PicWe若能实现秒级确认且费用低于1美元,便可抢占大量市场份额。此外,无桥设计减少了黑客攻击风险(2023年跨链桥漏洞造成的损失超15亿美元),对机构级用户更具吸引力。
投资价值:从生态红利到全链扩张
PicWe的投资逻辑可从三个层面展开:
1. Movement生态红利:作为官方重点扶持项目,PicWe将受益于主网上线初期的流量红利。Movement Labs联合创始人Rushi Manche @rushimanche 的公开支持进一步强化了其背书效应。若Movement的TVL在半年内达到50亿美元级别,PicWe作为基础DEX有望捕获10%-20%的交易量。
2. 全链流动性聚合:PicWe的白皮书明确提出向非Move链(如EVM、Solana)扩展的计划。若其技术能兼容多链,流动性矩阵的规模效应将呈指数级增长,成为类似THORChain的全链中间件。
3. 代币经济潜力:尽管$PIPI的分配细节尚未完全披露,但结合Meme属性与稳定币铸造奖励,其短期爆发力可能超预期。若WEUSD铸造量达到1亿美元,按10%的 $MOVE 占比计算,仅此一项即可锁定1000万美元的 $MOVE 买盘。
从行业趋势看,跨链需求仍在快速增长。2023年跨链交易量突破5000亿美元,但用户体验仍为痛点。PicWe若能在Movement生态验证其模型,后续向Cosmos、Polkadot等多链生态复制时,估值天花板将显著高于单一链DEX。
数据验证与市场空间
根据DeFi Llama统计,头部全链DEX的TVL普遍在5-50亿美元区间,年化交易量可达千亿级别。PicWe的动态流动性矩阵若能覆盖10条主流链,即使仅占据1%的市场份额,其年交易量也将突破100亿美元,对应手续费收入(按0.3%计算)约3000万美元。若进一步引入LP激励和稳定币铸造分成,协议收入可能翻倍。
对于早期投资者而言,PicWe的价值在于其技术可行性与生态卡位。Movement Labs的模块化区块链架构天然适合高频交易场景,而PicWe作为首批原生 #DeFi 项目,已占据基础设施层的战略位置。一旦其流动性网络形成规模,后来者将难以复制其先发优势。
在估值层面,可参考同类协议的全流通市值(如THORChain约20亿美元,LayerZero未发币但估值30亿美元)。PicWe若能在12个月内实现50亿美元的累计交易量,其FDV有望冲击5-10亿美元区间,较早期估值存在数倍空间。
技术团队与社区动能
PicWe的核心团队由Move语言开发专家和DeFi协议架构师组成,其黑客松夺冠证明了技术执行力。社区方面,项目方在Movement生态内已积累超2万名关注者,WEUSD的早期测试活动参与度较高。这种技术驱动+社区冷启动的组合,与早期Uniswap、dYdX的成长路径相似。
综上,PicWe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将Movement生态资源、全链流动性聚合与稳定币经济模型三者结合,形成自增强的飞轮效应。对于寻求高增长潜力的投资者而言,其技术落地进度与WEUSD的采用率将成为关键观测指标。



《Movement 主网上线值得关注的生态项目之 PicWe》
马上 @movementlabsxyz 主网就要上线了,很多生态项目已经摩拳擦掌了很久。由于之前很多人选择了主网claim $MOVE ,所以上线后大概率市场上的关注度会又聚集到 Movement 上。有一个项目算是生态里关注时间比较长的,那就是 @PicWeGlobal 。
最早关注到PicWe是他们参加Movement Labs 举办的 “Battle of Olympus” 黑客松活动,那次他们从 2,100 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 DeFi 赛道一等奖。此后他们也获得了Movement官方直接投资, @rushimanche 也时不时有与项目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交互和支持,可以算是比较根正苗红的Movement早期项目了。
对于任何一条新链,作为Defi的基础设施都是有存在空间的,何况PicWe的叙事野心不仅仅只是定位在Movement生态。从白皮书上看他们目标是以Move为基础延伸到最优的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之一。
最简单的说PicWe做的是啥:
屁股放在Movement上位全链提供无桥,无信任交易模式(CATM)为特点的DEX。
传统跨链桥方案的流动性是极为分散的,各链和桥之间的流动性无法互通,导致资本利用率低。当单链或桥上的流动性不足以满足大额交易需求,容易造成价格滑点,并且各链上的资产彼此独立,难以整合利用。在 PicWe 的方案中,通过动态流动性矩阵将链进行抽象化处理,并将分散的 $18B 流动性整合为一个可跨链调用的整体池,各链上的资产(Token1、Token2、Token3、Token4)通过 PicWe 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理论上说流动性差,不同资产间、不同链间的流动性差一定是长期存在的,PicWe如果能真的落地的确有机会为LP用户提供更大的套利收益。
而实现屁股在Movement上的具体方式,PicWe采用的是一个叫WEUSD的去中心化稳定币作为结算货币。1 WEUSD由0.9U等值USDT+0.1U等值$MOVE生成,当$MOVE上涨时,超额价值注入国库,用于下跌时的市场回购,抑制脱锚风险。
把主链的治理代币放入稳定币铸造里是相对比较少见的,这也让PicWe与Movement非常紧密的绑定在了一起,难怪能获得Movment官方的大力支持。理论上WEUSD的币价应该就是在0.9U-1U之间震荡了,所以这里铸造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下风险,最好是在 $MOVE 代币价格稳定的阶段去铸造,否则币价下跌的时候 WEUSD可能会较长时间兑USDT处在水下。
当然这个承担这个风险必然也会要带来收益,具体项目方打算提供的收益有多少还需要上线以后看,目前知道的其中之一是项目方提供了一个叫 $PIPI 的meme币作为铸造的奖励,搞不好是打算灵活运用三盘理论?😂
更多的东西得项目经济模型出来以后再研究了,现在po的算是目前的调研结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