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在7年前就预判了今天的局势
1.商业模式不是最关键的事情,因为一个模式可以非常简单,非常透明。商业模式是共通的,关键是看执行力。长期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效率高的商业模式一定会胜出。
2.我的判断是,下一波中国互联网如果想回暖的话,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是供应链和TO B行业的创新,是他们驱动的,所以这是供给侧………这次供给侧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就是让整个中国的产业供给侧实现互联网化、数据化。
3.巨大的潮流当中有很多的机会,每一个机会都会有足够的空间让公司去成长。这个阶段,我们没有必要说一下把所有东西糅合在一起我们选好一个事情,把它做专做精,让在这个行业里面服务的各方都满意,我觉得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4.多数人愿意承认自己懒,而不承认自己蠢。所以,说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是非常危险的,说自己比别人更努力,更苦哈哈就安全得多。
5. CEO没法让别人代劳的三个职责是,设计公司愿景和战略,确保传达给所有利益相关方;招到并留住最优秀的人;确保公司始终要有足够的资金,这和空气一样。
👇👇👇

📖世界的真相是什么
1、普通人的一生,盛世之牛马,乱世之炮灰,安平榨其力,战时用其死。
2、不要好为人师不要揭穿别人,多说「牛逼」、「666」、「厉害」,就能化解90%的小人。
多说「嗯嗯嗯」「哦哦哦」,就能过滤90%的垃圾流量。
3、世界是虚构的。国家、宗教、社会制度、法律都是人类想象出来的东西。
上等人用想象出来的东西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不同阶层的人看到虚构出来的不同的世界。
4、人世间不是所有努力都有结果的,除个别出类拔萃的,真的可以逆天改命之外,大部分人都跟着行业的兴衰而起伏。
行业上行相当于一个向上的电梯,有人在电梯里做俯卧撑,有人在翻跟斗,有人倒立,他们都以为自己是做了什么操作才上楼的,其实是电梯带他们上去的。
5、很多人并没有驾驭钱的能力,也不可能用金钱来改变一个人的贫穷,不然钱会很快流向有能力和资源的人手里。
👇👇👇

越是经济下行,这些行业反而越好:
1、上瘾类行业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失业率高,这一类的人会成为赌场、游戏、彩票、网络小说、短视频之类的消费大军其实上瘾类产品还有酒、烟、咖啡、香辣甜的食物。
2、疗愈类行业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工作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的加剧,人们对于寻求心灵慰籍和身心平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单单看线上知识付费做这类产品的就很多,还不包括那些线下的门店和工作室,这也算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了。
3、娱乐类
任何人都有喜欢的放松方式。这个行业涵盖娱乐主播、唱片、旅游、酒吧、电影、演唱会有点名气的明星,他们的票都很难抢到。
朋友跟我吐槽,周杰伦演唱会的票,超级难抢
4、大健康类
这个行业儿乎没有周期性,不管有钱没钱,生病了都要吃药和健康服务,现在的人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多留意一下市场有哪些便携、有趣、好玩的养生产品。
5、占卜玄学类
我是听朋友说起才接触这个行业的,这个行业绝对算得上网声赚大钱的行业了,
因为自古以来,上至君王下至老百姓都有想让别人算一算的心理。
👇👇

交易3年,怒亏400万总结出交易技巧
包含:
✅基本法则
✅5大入场铁律
✅8大盘口技巧
✅核心8句话
✅做T技巧
👉基本法则
1、遇到重大节日,提前一周减仓乃至空仓
2、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领头羊,一般都有4个
3、如果你的资金不大,每年抓到一次主升浪就够了,千万不要时时刻刻满仓
4、大盘狂跌时最好选股,但不要去追涨最好的
5、洗盘和出货的关键区分是看缩量还是放量,洗盘不会放量,放量一般是出货
6、成交量是股票的核心。当一只股票低位地量可关注,低位放量可以介入,高位放量就要离场了
👉 5大入场铁律
1.上午不买入,下午两点半左右买入
2.不买入跌趋势的股票不抓反弹,只做趋势上涨
3.一定要委托买入,委托价一定要低于现有
价,一般低于2%
4.买入之前一定要设置止损点,一般设置6%,无论后期走势如何,该止损必须止损。
5.买入之前先看板块是否上涨,趋势中板块上涨,个股才能上涨,如果板块跌势,个股也不要参与
👉 8大盘口技巧
1.早上急跌 要低吸
2.早上急涨 要高抛
3.下午急涨 要出局
4.下午急跌 次日上
5.早盘下跌 不离场
6.逢低上车 T+0
7.午后急涨 不追高
8.逢高出局 T+1
💵3万到200亿的投资心得
深度揭秘投资大佬徐翔的炒股心得,字字精髓
1.你不是天选之子,你只是韭菜本韭
刚开始炒股赚了点钱,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刚入市赚点小钱,就觉得自己能拳打量化:脚踢主力?
醒醒吧!一切的利好都是诱感你接盘,一切的利空都是恐吓你割肉。你以为的技术分析,在量化面前,不过是纸老虎,分分钟被收割!
2.技术派?90%都是亏钱的!
这个市场有90%的人自称“技术派”,但其中99%都在亏钱。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他们太努力了!KDJ、MACD学了一大堆,结果呢?
亏得裤权都不剩。为什么?因为这个市场根本不是技术市,而是题材市、政策市、资金市! 方向不对,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费。
3.技术的真正作用:少亏,而不是赚钱
技术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①让你少亏
比如破位了,告诉你该止损了
②帮你推理K线背后的意图
一旦看穿主力的意图,你就不容易被技术骗了。但记住,技术不能让你赚钱,赚钱靠的是胆量、耐心和格局!
4.短线最高境界:抛弃技术,读懂资金和人性
短线玩到最高层次,什么技术指标都是浮云,真正重要的是资金流向、市场情绪和趋势。
短线说白了就是资金的博弈,看谁反应快,先进去的赚后进去的钱。买入分歧,卖出一致,这就是人性的博弈!所以,炒股很大程度是反人性的,学习技术不如读懂市场,读懂市场不如读懂自己。
5.盈亏同源,反思自己比学技术更重要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学习技术,探索市场,却从没花时间了解自己。
失败并非都来自市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盈亏同源,反思自己比学习任何书本理论都有用。
大多数散户的毛病就是用战术的勤奋,掩饰战略的懒惰。
真正的高手,95%的时间在学习思考,只有5%的时间在做交易。
6.站在人性的高度,才能超越90%的人
如果你能站在人性的角度理解股市,那你就已经超过了90%的人。
多看哲学,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市场。有道无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绝悟天道,明开天眼,做一个有智慧的投资者,而不是被收割的韭菜!

能看明白老巴的东西就可以做投资了,看不懂的话就多看几遍吧——段永平
巴菲特60多年的投资精华都在一封封的致股东信里了
免费奉上1957-2023年的巴菲特致股东信大合集
收藏起来,有空慢慢看⬇️
1.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57-2018 中英文整理
https://t.co/uFYFTm5L8H
2. 巴菲特2019致股东的信
https://t.co/qNmqLePYPL
3. 巴菲特2020致股东的信
https://t.co/QPxRxdTNvg
4. 巴菲特2021致股东的信
https://t.co/Bm66p23YtI
5. 巴菲特2022致股东的信
https://t.co/UOnoIlgFOD
6. 巴菲特2023致股东的信
https://t.co/RiBvgwEEQM
7. 巴菲特2024致股东信
https://t.co/d82ifzhzfF
8. 巴菲特2025致股东信
https://t.co/b0nREXmGrn
身体健康,慢慢变富
90多岁还做着自己喜欢且有成就感的事
人生赢家,不外如是

1图看懂,谁在为关税买单
分享一个尽量全面(&兼顾浅显易懂)的思考框架,和大家一起从全局视角看看“谁在为关税买单”。
(长期视角下关税减缓全球经济,所以最终肯定是“全球买单”。不过咱们这篇看更“直接些“的)
🌟首先,关税由进口商缴付。所以“直接为关税买单”的自然是征收关税国家的进口商(例:美国加征关税时,美方负责进口的企业)。但进口商自然要努力转嫁成本。因而“关税最终由谁买单“取决于进口商与消费者/贸易伙伴的博弈,以及关税对汇率/产业链的影响。
图1以美国向欧盟征收的20%关税为例,考察了7种极端情况(关税全部由某个特定人群承担)。现实中自然是7种情形都参杂一些的“混合态”。至于哪种情形更贴近现实,则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需要“看数据说话“了
1⃣进口价格不变,进口商缴纳关税,但面向消费者不加价。这种情况下自然是美国进口商(&零售渠道)全额为关税买单。
2⃣进口商向消费者转嫁关税成本,同幅提价。这种情形下最终为关税买单的是美国消费者。
3⃣进口商转向其它(不涉及关税的)货源。这导致美国消费者被迫接受“次优商品”,实际上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而且,这种情形下,美国政府也收不上来关税。
4⃣进口商要求(欧盟)贸易伙伴降价让利20%,以抵消关税成本。此时为关税买单的变成让利的欧盟出口商。
5⃣如果欧洲各国选择对让利的出口商进行补贴,则关税负担最终转移到欧洲纳税人头上。实际效果相当于美国间接对欧洲纳税人征税。
6⃣关税一般还会导致本币升值(贸易伙伴国货币相对贬值)。假设欧元正好贬值20%对冲掉20%的美国关税效果,则欧盟出口商/美国进口商/美国消费者的境况都没有变化。真正为关税买单的是欧元持有者(欧元购买力下降)。
7⃣长期视角下,关税会带来“供应链调整”。这导致全球布局的企业利益受损(被迫放弃最优布局&产生供应链调整成本),最终为此买单的是企业的Stakeholders(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出资者,也就是股民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真要崩盘的话,MicroStrategy才是比特币市场"雷曼时刻"导火索 🚨
说这话,肯定有人要喷,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首先,比特币具有反脆弱性,但 MicroStrategy 公司却不是,不要搞信仰错配
✴️“这次不一样”是一种自负,有时候也是一种自我安慰,最坚固的结构也会在错误的压力下倒塌
✴️MicroStrategy 通过大量借贷来购买$BTC,如果价格跌至接近 Saylor 的平均水平(约 66,000 美元),他可能需要增加抵押品或清算
这不是假设,是官方文件里写明的,同时向SEC披露的
✴️外部环境不确定:美联储闭门会议后无动于衷,中美贸易战升级、市场杠杆被迅速清算
✴️最坏的情况:BTC跌破Saylor成本价-MicroStrategy被迫出售BTC-恐慌引发进一步抛售-市场信心崩溃-新一轮熊市周期开始
✴️MicroStrategy 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也不是在这预测灾难,但是如果看不到风险,还是很危险的
关注美联储政策、关税、流动性,做好风控
在牌桌很重要,什么时候在牌桌上更重要
一时的风起云涌,不如一直待在牌桌上更令人值得尊敬

美国目前向全世界疯狂加税,对他自己真的有好处吗?
许多分析集中在中国角度,认为美国此举损害自由贸易、破坏全球供应链,但这只是表象
Murphy'law 从美国视角分析,特别是通过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的访谈,来探索川普政府关税政策的真正目的与战略
💡全文1800字,预计阅读时间:5-7min
本文主要内容:
💵美国视角下的川普关税政策
💰关税政策的目的
🏭供应链安全与再工业化
📉关税的经济影响
🌍对国际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元政策与未来经济展望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想搞懂川普这一次的关税政策的话,我想我们应该要从美国的角度从川普和他的施政团队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到这次的事件。是不是真的像我们这边铺天盖地的报道的如此无脑,蛮横,不给外国和自己留一点余地。
由于川普习惯性的推特治国(现在应该称为X治国)上蹿下跳的发表很多夸张目激进的言论不利于解读,所以本篇回答中美国视角我打算从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的一次电视采访作为立足点进行展开。
贝森特何许人也?此人是美国财长,也是川普团队的核心成员。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他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就能代表了川普施政团队和美国政府的主要意志。
这个贝森特在前几天接受了电视采访,在这次访谈中回答了非常多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发动Tarifwart,发动这次Tarif war的目的是什么,美国之后是要强美元还是弱美元,以及对东大的看法,对于这两天的股市下跌白宫持什么观点。
对他这次访谈有兴趣的人可以移步油管,上面有完整的视频,不会英语的人可以点下AI字幕,会有同步字幕翻译,我是强烈建议大家都去看看这段访谈视频,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到对面的意图你才会知道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是有多严峻。
在讨论这次贝森特采访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点,那就是川普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个反复无常的人,反而他在一直坚持他的竞选承诺。他入主白宫后所做的事情,也一直是在兑现他竞选时候所说的那些东西。
在采访一开始,贝森特就指出了一个明确的问题。如果这次的Tarif War真的最终受损的是美国消费者,那对面为什么这么紧张?(不仅指东大)
的确我们在抖音,知乎这种UGC平台甚至各大官媒上看到的点评,报道都在说他们这样最终受伤的就只有美国普通消费者。因为Tarif成本都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ok假设这个观点成立,那我们紧张什么呢?昨天股市又在跌个什么劲儿呢?
接下来贝森特又说了怎么去理解现在美国政府的Tariff policy和设置这个的目的。其实就是两个目的。第一个,fund the nation(提升政府收入)。第二个protectindustry(保护本国工业)
根据贝森特叙述的他们团队的预期数字,未来一年里就现在的 Tariff policy大约能给美国政府带来3000-6000亿美元的收入。
能不能最终实现fund the nation我们可以先放一边暂且不论
但是能不能protectindustry呢?这个还是有可能的,这个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东大的汽车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进口车一辆车价格里面大半辆都是税。税率最高高过200%)直到我国国产车产业链发展健全才逐步降低到现在的水平,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川普的意见,他的意见就是在增加财政收入和产业回流之外是可以进行谈判的。可以把关税当场谈判的筹码。
东大的当场反制固然很霸气,但川普这次Tariff policy并非毫无效果,这次加税的税率表一发出来印度越南新加坡就当场光速滑跪,不会反击,寻求谈判。
随后贝森特又说了一个能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话题。在疫情之后,美国意识到他们的供应链存在着巨大风险。供应链脆弱而且不完整。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we are not strategically secure”。并目川普团队里面存在一个共识就是经济安全即国家安全。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迫切的想要通过关税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背后的重要原因。

每当遇到危机,盯着风险的多,看到机会的少
全球暴跌背景下,正是寻找低估资产的最佳时机
教你1招,快速判断资产潜力
PEG,全称Price/Earnings to Growth Ratio,即市盈率与增长率的比值,是用来衡量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的重要指标制。
传统的市盈率(P/E)只考虑股价与每股收益(EPS)的关系,而PEG则将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考虑在内。
PEG>1可能意味着公司股价被高估
<1则可能意味着被低估。
由于它考虑了公司收益的增长速度,所以比单纯的P/E更能反映一家公司的真实价值。对于成长型股票(如科技股),PEG尤其有用,因为它们的P/E普遍较高,但高增长率可能使其PEG仍然在合理范围内。
在实际投资中,不仅要参考PEG,还要结合公司的基本面、行业趋势和宏观经济环境。
比如,在周期性行业中,PEG可能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因为这些企业的盈利波动较大。所以,使用PEG时,需要多角度、多指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此外,尽量选择那些持续高增长、行业领先的公司,这样即使市场波动,也能较好地应对风险。多了解行业和公司的动态,保持灵活的心态,才能在股市中游刃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