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近期一些链上 meme 盈亏总结,abot 关闭倒计时 3 天,赶紧熟悉起来其他工具 😭 急急,急求 gmgn 更新多地址操作功能
情绪热点类
$relaxboy +$50
$relaxgirl +$50
$YÊU +$100
$OGCHILLGUY -$1500
- 当时认为有可能是 chillguy 艺术家相关热点,疑似 chillguy 艺术家 @PhillipBankss 抄袭了越南漫画,但没有证据证明 FUD 是真的
PYTHIA +2000
- 今晚出来的脑机老鼠 @ratpythia 把车头大哥全都干碎了,真假 CA 局最好的打法还是:要么跑得特别快,要么买了之后就钻着等归零或起飞
DALMATIAN +700
- 鱿鱼游戏2 中出现的一句台词,类似科泰币热点,不过国人兄弟太多
车头局
1$ -2500
抄底局
抄底被干碎了
$Mundi -5000
抄底成功
$swarms +3000
$MEOW +1200
$ALCH +36000
$blormmy +1800
- 抄底的秘籍是跑得快
生命科学与 DeSci 概念 meta
$METASCI -50
$BAT +4100
- 对 DeSci 新项目时刻保持关注,机会不少
还没有工具用的朋友们可以看看 gmgn,我一般用网页插件钱包,gmgn 数据量与数据分析优势较强,随缘扔个 link
https://t.co/1ezdxyH7GN
橙子晚间解读 12.25
虽然现实世界没啥圣诞氛围,但币市圣诞行情还是很给力的,预计这几天山寨又要群魔乱舞了,找这几个赛道冲进去,三个月后看结果!
大饼终于跟上山寨的节奏了,昨晚从9w4开始启动,几个小时就冲到10w附近了,这是大饼从前高108353跌下来后第二次冲击10w,虽然也没有成功突破,但市场明显能感觉到行情还在继续,而且昨晚是圣诞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整个美股和币市都受到了圣诞礼物,走出了普涨行情,今天白天大饼价格也一直维持在9w8上方,这个位置支撑很稳,且老美圣诞假期突破10w概率也不大,所以这时候最时候玩山寨了,我预计本周接下来的几天,山寨会开始群魔乱舞,强势板块 #meme #AI agent #rwa #川普概念币 等等都会起飞,实际上昨晚AI agent 已经有动作了, $fartcoin 暴涨60%,fdv突破13亿,$ai16z 突破10亿,$zerebro $alch $arc 等等涨幅都在30%左右,我之前说这个赛道会跑出来至少3个10b的超大蓝筹,现在 $virtual 已经3b,算是预订一个龙头席位了,$fartcoin $ai16z 距离10b也有10x空间,早期龙头 $goat $act 现在已经掉队了,fdv只有4.9亿和3.2亿,这俩后期爆发力应该也很强,都有10x的上涨空间,总之ai agent 赛道现在绝对是在早期阶段,现在如果你还没有上车,真的要好好检讨下自己对币市的认知了。
然后近期几个严选项目,首先是特朗普概念币,比如 $cow , 这波上涨完全是特朗普WLFI带起来的,从之前的小透明到现在已经吊打 $1inch $PSP $cetus 的超级聚合器了,现在基本每天都在ath,fdv超过11亿;然后还有 $aave $link $ena $ondo 之类的都算是川普概念,最近走势都很不错;再来是灰度严选,比如 $zen ,这几天已经涨了5-6倍了,目前这项目算是被灰度控盘了,明面上灰度已经持有 $zen总量 的5.6%,实际上只会更多,其它的几个灰度概念币最近也都起来, 比如 $bat $lpt $zec 等等,昨晚涨幅都超过10%;然后是贝莱德严选,当然很多都是蹭贝莱德的, 比如 $fxs 昨天暴涨了30%,$ena $ondo $usual 也是强者恒强,基本上都是 #rwa 板块蓝筹币,SEC候选人概念 $rsr 这波也起来了,昨天涨了15%。
最后说昨晚出现的金狗,首先肯定是AI 大卡车 $metaverse , 这个项目发行方式来自 $slerf , 只不过收钱的人变成了 AI ,同样也是收到的 $sol 和50%的代币扔进池子里,然后销毁LP,剩余50%按比例给捐款者空投,当然昨晚也是像树懒一样出现意外了,项目创始人 Skely X 账户被封了,也是搞得人心惶惶,然后ai16z创始人shaw给这项目站台,说项目正常发行,还放了合约代码,这项目直接就起飞了,目前参与捐款的收益已经超过4x,当时每个账号最多打10sol,据说有个哥们儿一口气打了800个sol,然后也只给发10sol的代币,不知道后面AI怎么解决,当然有群友眼光好,分了几十个账号打款,每个账号打10sol,这波直接赚翻,羡慕死。然后昨晚还有几个小金狗,$violin 小仓鼠一夜fdv速通15m;圣诞空投 $gift , 持有这个币空投sol,fdv 1.2m;$uno 这个从最高15m跌到了2m了。

$60 ~ 48 HOURS 🫧🚀
($30)
-RT this
-RT Like Quoted Tweet 👇
(+$30)
-Join Quest atleast 3 tasks on Tweet 👇 (proof)
--------
#ad
$60 ~ 48 HOURS 🫧🚀
($30)
-RT this
-RT Like Quoted Tweet 👇
(+$30)
-Join Quest on Tweet 👇 (proof)
--------
#ad
#Grayscale 灰度严选,懂了么?这些有大回撤就是我们进场的首选币种,而不是拉高了去追

最新的灰度List
最近很火的 AI & 數據隱私賽道的 @withvana 為什麼重要?一文告訴你
個人數據被網路企業當作商品販賣出去早已見怪不怪,像是各個社群媒體的廣告投放、甚至被來拿當作社群輿情的數據分析庫
但作為用戶 & 資料的提供方,卻沒有辦法從中獲得任何好處,甚至很多時候被企業賣了也不知道(像是之前提過的 23andMe 事件)
而 Vana 透過去中心化的 DataDAO 機制 來解決這個問題!
- - -
Vana 的隱私保護機制可以說是其最大的亮點
它提出的「數據租賃」模式,巧妙解決了 AI 訓練數據的安全性與用戶隱私的平衡問題
這裡值得深挖的是其兩個核心技術創新:
1. 數據加密與分佈式治理
Vana 的 DataDAO 採用了去中心化的加密技術,用戶的個人數據在貢獻給 DAO 時,會被加密並由 DataDAO 控制密鑰
這意味著即使開發者需要使用這些數據來訓練 AI 模型,他們也只能在受控環境中進行操作,而無法直接複製或持有數據原件
這大大降低了數據洩露的風險,為用戶提供了極高的隱私保障
2. 數據租賃:讓數據價值最大化
與傳統數據出售模式不同,Vana 提供了一種「租賃」方式,讓 AI 開發者可以在安全環境中訓練模型,而不需完全獲取數據的所有權
這一模式的好處在於,用戶可以反覆將同一份數據出租給不同的買家,從而充分釋放數據的價值
同時,數據租賃還能有效防止數據被多次轉賣,保護用戶利益
- - -
簡單來說透過治理與保護,讓數據提供方可以參與決策每一份數據要提供給誰,可以獲得什麼好處,而不是無意識的把自己賣掉!
而類似概念的 $BAT (網路數據、注意力銷售) & $WLD (個人虹膜、KYC 身分保護)的 AI、數據幣賽道表現其實也都非常好,準備上線主網的 Vana 也值得大家關注一手!

$RENDER 👀
Is your #ALTCOIN inside Grayscale list ?
Look at these old coins from 2018
How many have survived till today
$crypto
-13.48%
$BTC +1.58%
$EOS +4.64%
$ETH +3.97%
$NEO +1.92%
$ADA +3.18%
$XRP +0.92%
$TRX +0.09%
$BCH +8.38%
$LTC +2.07%
$IOTA -2.3%
$XMR +1.49%
$VEN $BNB +0.44%
$POE -0.88%
$POA $LOOM -7.17%
$ETC +2.75%
$QTUM -7.9%
$BCN +18.17%
$ICX +3.75%
$OMG -5.8%
$ZEC -0.74%
$ZIL +2.68%
$ONT -4.78%
$DCR -6.74%
$ZRX +2.18%
$STEEM -10.12%
$BTS $NANO $SC +2.61%
$RHOC $STRAT $WAVES -1.59%
$DOGE +2.19%
$IOST +3.47%
$DGB -0.24%
$WTC $HSR $NAS +33.77%
$LRC +0.41%
$ELF +1.33%
$BAT -2.25%
$DGD $ADAR $HT -1.48%
$CMT $ELA -22.45%
Most of the promising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at raised funds recently will eventually become the next EOS, TRON, or Brave. Those who find PMF will grow like Brave, but the fate of their token will be similar to $BAT after the token inflation is over.
Ninety percent of these so-called projects backed by top-tier VCs are essentially white-collar grifters who promise shiny things, raise funds, run the project for three or four years, and eventually die.
When they do, founders and VCs will still make money, while retail investors will lose. It's time we stop celebrating VC-backed projects and start focusing on community-aligned projects.
If we fail at that, the community will keep trading memes, which isn't good for the larger section of the community, as the greed factor is always high and lacks fundamental ba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