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多角度看待Kaito这种平台。比如上了@KaitoAI 平台的项目告诉我们一个很大的信息——这项目会发币而且肯定有空投。
再一个信息就是空投也很快,现在还没快照。稍微努力下基本就能赶上。就拿昨天刚上Kaito的 @billions_ntwk 来说,直接成为第三期Launchpad项目。预示者Billions Tge也不远了。现在稍微努努力说不定能吃个猪脚饭。
然而还有一个信号告诉我们tge 也快了。近期发现多个 Kaito上的热门项目成立了基金会: @satlayer @0G_labs @Sidekick_Labs @campnetworkxyz
最近就可以特别关注下这类项目。因为大的就在眼前了。
最后猜下这几个项目谁先来?

🔶币安Alpha+合约上新@Infinit_Labs ,收获季节来了
$IN 上币安alpha和合约了
这个项目之前先知没少带大家交互
也是吃上肉了
➣ $IN 空投细节
1. INFINIT Stones 持有者(快照:6/30)
2.Kaito Yappers 社区参与者(快照:8/7)
3.Discord 贡献者角色成员(快照:7/4)
4.INIT Capital 等生态早期用户(快照:6/30)
➣ 现在还可以肝@KaitoAI 冲榜获得奖励
Season 1 从 7.2 到 8.7 就结束了,有心的努努力!


不出意外 @Infinit_Labs 上线了币安Alpha。这项目也是上个月因为上线 Kaito才开始关注。抱着试试态度,看看最后能不能吃把肉。
不知道项目有没有快照,最后空投机会:
1)参与Yapper排行榜:在@KaitoAI上发帖、互动,进入排行榜,Season 1奖励0.5% $IN 。
2)使用平台赚Stones:通过Init Capital借贷、质押等操作赚Stones,这些积分可能转换为空投资格。徽章也可能作为空投标准
参与链接:https://t.co/10lofKh5Cd
3)活跃社区:成为策略创建者、执行交易、参与AMA等。
Infiniti是一个AI驱动的DeFi智能平台,由Infinit Labs开发,旨在通过AI代理简化DeFi操作,让用户从发现机会到执行策略变得更轻松和个性化。它是一个DeFi抽象层,支持跨链、多协议的一键执行,帮助用户导航、评估和执行DeFi策略。项目于2024年9月完成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者包括Electric Capital、Arthur Hayes家族办公室等。
最近公布 $IN 代币经济学,总供应量10亿,初始流通量25.3%,包括5%空投。代币用于质押赚取协议费用(执行费和订阅费),未来将逐步解锁高级访问和产品体验。
INFINIT @Infinit_Labs 来了! $IN 代币即将于7号上线币安 @binancezh alpha,奶了这么久只想喝口汤!!!
代币空投分配5%
1、INFINIT Stones 持有者(快照:6/30)
2、Kaito Yappers 社区参与者(快照:8/7)
3、Discord 贡献者角色成员(快照:7/4)
4、INIT Capital 等生态早期用户(快照:6/30)
详细内容可以参考官方文章
https://t.co/b68ABL7MLL

今日消息精选:
1. @Infinit_Labs ( $IN) 即将 TGE
🔸上线时间:8月7日17:00 上线币安 Alpha,18:30 开启币安合约交易
🔸项目亮点:@Infinit_Labs 致力于用 AI 技术简化 DeFi 操作,融资超 600 万美元。其核心产品 INFINIT 智能系统通过 AI 驱动的“代理集群”,一键执行复杂 DeFi 策略(如兑换、借贷、质押),省去繁琐操作。V2 版本更推出可交易的“智力资产”,让专家与用户共享收益。目前平台用户超 17 万,累计交易 45 万+。
🔸未来愿景:打造“代理驱动的 DeFi 经济”,让普通人轻松参与 DeFi。
2. @Sidekick_Labs 基金会账号 @Sidekick_Fdn 正式上线
🔸动态解读:基金会账号上线通常预示空投、快照或代币经济学即将来袭,Web3 圈的经典操作!
🔸项目简介:@Sidekick_Labs 是一个 Web3 直播平台,旨在让创作者、观众和合作伙伴共同获益。告别传统广告模式,创作者通过内容分发和实时交易赚钱,平台抽成仅 5%,粉丝越多收益越高。弹幕、打赏等互动全上链,体验沉浸。
🔸未来规划:构建创作、交易、社区互动的闭环生态,推动 Web3 大规模应用。
🔸推荐理由:众多 KOL 入驻,可以看一下这些哥哥姐姐的直播,内容干货满满,值得关注!
3. @TheoriqAI 社区销售额度今晚揭晓
🔸最新动态:@TheoriqAI 将于今晚 10 点在 @kaito 公布社区销售分配额度。200 万额度吸引超 7800 万资金参与,有额度的用户一定要及时参与!
🔸注意事项:超时未支付,定金将被没收,抓紧机会!
现在项目 TGE 的第一选择一般都是币安 Alpha 了,这个应该没人会反对吧?现在币安 Alpha 的日活数据太猛了,远超很多二线交易所的量,还有更多的曝光渠道,优先上币安现货的机会,这些项目只要不傻都会选择币安。比如今天上线币安 Alpha 和现货的项目,撸毛人辛辛苦苦几个月,不是女巫就是只有几百个币,Alpha 却是它的好几倍...撸毛越来月不景气了,辛辛苦苦做几个号,不如一个币安 Alpha 给的多,还是选择币安 Alpha 吧,它永远值得!
@binancezh @binance @KaitoAI
#Binance #Kaito
上币安了!!!快,末班车,兄弟们,马上快照了,这玩意有点技术,就是我没有投!看看117能空投多少
策略的尽头,不该是 PDF
——@Infinit_Labs 如何让每一个想法都能上链执行并产生收益
在 DeFi 里,策略一直是个奢侈品。
不是没想法,而是太难用了:你设计了个套利逻辑,得写脚本、接 API、部署合约、模拟路径、安全检查,然后还要一堆授权签名。
最后用起来的,不是自己,就是三五个懂行的朋友。
策略的尽头,常常是 PDF,而不是资产。
但 INFINIT 不信这个邪。
他们要做的,是把策略从“知识”变成“商品”。
从“分享”变成“交易”。
从“教程”变成“按钮”。
而这一切的底层支撑,正是他们提出的一个新范式:Agentic DeFi Economy。
一、策略不是文本,是流动性武器
很多人以为,策略设计的门槛在“会不会写代码”。其实不然,门槛在于:有没有地方把策略“变成结果”。
INFINIT 把这件事拆解为三步:
你用自然语言描述想法,它自动生成链上执行逻辑(像在 Prompt 一样调用 DeFi 组合)
系统模拟路径、验证安全性,打包成可执行的策略组件
所有人都可以一键使用,同时你获得使用分润收益
以前,策略是技术人的游戏;
现在,策略成了表达能力 +金融直觉 的游戏。
有点像早期的 Notion 模板市场,但这是链上的、活的、带收入流的。
二、策略不该私藏,而应该可流通
这件事最大变化不是技术,而是**“流通逻辑”**的倒置。
在 INFINIT 上,一个策略可以:
被别人 fork 和优化
按照执行量分发收益
因为“表现好”而在链上获得更高的 Credibility 分数,获得更多推荐位
它是 DeFi 策略界的 “https://t.co/7Hlv28L86p” + “UniswapX”。
你不再需要蹲在 TG 群或 Discord channel 发图文教程、喊单、解释逻辑。
你只需要把策略发布出去,系统自动处理收益分配、信任分级、透明执行。
而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流通哲学”:策略的价值取决于被多少人实际执行过,而不是讲得多么动听。
三、DeFi 的“创作者经济”,终于轮到策略创作者了
音乐人有 Spotify,设计师有 Figma,写作者有 Mirror,那策略创作者过去有什么?
最多开个 Patreon,或者带点 affiliate 链接。
而 INFINIT 把 DeFi 创作者的“价值路径”打通了:
用自然语言描述策略
系统自动部署 + 提供执行入口
用户执行即产生收益,自动分润
策略效果透明上链,自动构建声誉
你不再是个“喊单 KOL”,你是链上“产品经理”+“收入体”。
而且这些策略组件是可组合的,你设计的一个 swap 优化组件,可能被别人拿去拼装成新策略,又为你带来一次流量红利。
这不就是“策略的可编程性 + 传播性”结合的最好注解?
四、一个策略世界正在形成,而 INFINIT 是它的“云操作系统”
未来的 DeFi 用户,不会去打开十个协议,反复签名、跳桥、查池子、手动调仓。
他们只会输入一句话:
“帮我找到能在低风险下把 10 万 U 年化收益做到 12% 的组合。”
剩下的交给代理系统处理。
你不再是个“DeFi 玩家”,你是“金融任务的调度者”。
INFINIT 把“策略即服务”的概念搬到了链上,并给它加上了收入路径、传播机制和信任算法。
这不是在做另一个协议,这是在做链上的金融操作系统,为每个普通人建立自己的“策略面板”和“收入管道”。
结尾:别再当信息搬运工了,策略才是你的链上名片
你可以做内容,可以喊单,可以做 Alpha 群,但这些终究是“陪跑”。
真正能让你留名链上的,不是你讲过多少项目,而是你发布过多少跑得通、有收益、被信任的策略模块。
策略是 DeFi 世界的“武器”,而 INFINIT 正在把这些武器商品化、平台化、生态化。
策略创作者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Infinit_Labs

昨天真的吓了一跳@Mira_Network发布的TOP100,第一眼打开看还有我的!晚上20点在看就查不到了😭
我立马联系@MiraNetworkCN 本着试试态度,没想到中文官推立马回复了,并且处理问题,最后原来是@KaitoAI 在更新,刷新就好了,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KaitoAI 是公平公正的,就包括合作项目方都没办法更改排名。可见算法对于我们任何一个用户都是非常友好的。
特别感谢@MiraNetworkCN 很热心回复我,很感动!这样低调有涵养的项目方很得民心,米粒跟了大半年了,我的眼光果然没问题!继续建设
另外有个好消息@billions_ntwk 即将登陆 Capital Launchpad 估值2亿 TGE解锁75% 目标融资,500万美元以上!大家准备参与吗?我是打算干点,解锁比例挺友好的!接着就是
就剩2天了啊!@Infinit_Labs 这边锁定 $IN 冲榜的机会,过这村没这店了两天后就要快照,大家尽力吧!
这两天我刷 X 的时候,感觉整个时间线都被 @Infinit_Labs 和 @TheoriqAI 给“攻陷”了。
起初我还以为,这俩就是两个炒作的 AI 项目,结果深入研究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简直是今年 DeFi 赛道最硬核的“AI Agent 正面对决”!
我一个朋友本来是“纯薅毛党”,平时就撸空投,不太管项目到底干嘛。结果这次他试了下 Infinit 的自动策略,直接被惊呆了:
“兄弟,以前我得手动跑流动性、看数据、调仓位,现在我点一下,AI 自己干活!而且还能跨链!”
另一边,他去体验 Theoriq 的 AlphaSwarm,发现那流动性管理的智能程度,完全是“对赌华尔街量化”的水平——AI 不仅能帮你管仓,还会主动优化策略,像是随身带了个链上交易员。
于是他当场原地悟了:“原来这就是 AI Agent 的未来啊。”
对比:
奖励:
Infinit:200 万 $IN 空投,中文区有专属加码,按 30D 月榜发放。
Theoriq:600 万 $THQ 空投,快照按周,门槛前 250 名。
Theoriq 量大分周更稳,Infinit 中文福利更香。
背景:
Infinit:600 万美金融资,创始人是 @tascha_panpan,老牌创业玩家+腾讯背景。
Theoriq:1020 万美金融资,创始人是 @ronbodkin,纯技术流,前谷歌云高管。
Theoriq 资本牌面更亮,Infinit 创业落地经验更强。
产品:
Infinit:21 个智能代理,6 条链,跨链策略全能选手。
Theoriq:4 个智能代理,深度流动性管理,更像“AI 量化高手”。
Infinit 全面,Theoriq 专精
我的看法:
要多链全能 → 选 Infinit。
要策略极致 → 选 Theoriq。
但无论哪一个,这俩 TGE 都是 8 月最值得盯的, $IN 和 $THQ 直接是“AI Agent 的以太之战”。
所以问题来了:
你觉得谁能赢?
@KaitoAI #KaitoAI

最近几天大家应该都被 Infinit 和 Theoriq 疯狂刷屏了。
我发现这俩项目竟然惊奇的相似,核心应用都是 AI Agent 。
而且都是瞄准的 DeFi 赛道的智能代理经济应用方向。
同时又都要 TGE 了, @Infinit_Labs 将在 7 号快照, @TheoriqAI 将在 5 号公布公售额度分配。
本月将是这俩项目的直接对决, $IN 和 $THQ 上线表现令人期待。
聪哥简单从各个方面做一些对比:
1⃣Kaito 奖励对比:
Infinit 将发放 200 万 $IN 奖励:
主要面向 Yapper,进入前 1000 名就有空投资格,应该是按照 30D 的月榜排名。
Theoriq 将发放 600 万 $THQ 奖励:
面向 Yapper、大使、Kaito 生态(质押者),进入前 250 名就有空投资格,主要以每周快照。
从奖励上来说,Theoriq 要更多一些,快照按周分配也更加合理,但 Infinit 对中文语言区有专属奖励,两者都还不错。
2⃣背景对比:
Infinit 已完成 600 万美元融资:
Electric Capital、Mirana Ventures、Hashed 等机构参投。
创始人 @tascha_panpan 是 Stella、INIT Capital 、Beta Finance 等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创业经验十分丰富,曾在腾讯工作过。
Theoriq 则是完成两轮共计 1020 万美元的融资:
Hack VC、IOSG Ventures、HashKey Capital 等风投基金的支持。
创始人 @ronbodkin 曾是 Chain ML、 Think Big Analytics、C-Bridge Internet Solutions 等项目的联合创始人,纯技术出身,曾在谷歌云首席技术官办公室工作过。
背景对比上,Theoriq 要略强一些,融资更多,融资机构更知名,两个项目的创始人都非常的优秀。
3⃣产品对比:
Infinit :主要产品亮点是智能代理更加全面,已有 21 个智能代理,支持跨链、兑换、借贷、添加流动性等多种操作,支持 6 个主流网络。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 Defi 策略,并且是自适应智能,实时读取数据,支持跨链执行。
Theoriq : AlphaSwarm 的目前集成了 4 个代理,支持代币兑换、管理流动性等 DeFi 操作,亮点则是更加智能,尤其是在流动性管理方面,会根据链上数据给出多种策略,深度方面做得更好,目前只支持 Base 网络。
产品对比上,两个项目各有优缺点,总体都做得不错,都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可优化提升的空间都很大。
整体看下来,大家更 Pick 哪一个 AI Agent 项目?认为哪个项目的产品体验更好?可以一起讨论下。
@KaitoAI #KaitoAI #YAP


INFINIT正在激活 Web3 最稀缺的一种共建模式:策略即开源协作
传统 DeFi 协议的共建路径,常见于流动性贡献、治理提案或测试挖矿。
但 @Infinit_Labs 在构建一个不同类型的共建生态:策略协同开发 + 声誉激励 + 使用反馈驱动改进。
🧠 每个用户都能用自然语言生成策略
📤 策略发布后可被社区其他人使用、修改、迭代
📊 所有执行记录与表现被链上跟踪
🎖️ 最终形成一个“声誉+分润”的经济反馈闭环
比如最近我发布了一个「ETH → Pendle → Stake」的复合策略,在社区中被另一个用户 fork 后加入了 Morpho 做杠杆优化,收益率更高,执行也更顺畅。
这让我意识到:
✅ 策略不是终点,而是开源逻辑的起点
✅ INFINIT 正在构建一种“Composable Alpha Layer”——好策略可以像乐高一样被改造、增强、组合
✅ 所有修改都有链上记录,参与者都有署名和奖励
这也预示着「治理的路径」发生变化:不是提案-投票-等待,而是 fork-改进-执行 → 声誉即共识。
未来 DeFi 的 DAO 不再只是决定“参数怎么调”,而是决定“哪些策略值得更多人执行、哪些智能体值得加入 Agent Swarm”。
$IN #Defi @Infinit_Labs @ElectricCapital @mirana @hashed_official @InitCapital_
@init_intern @KaitoAI #Yapping @tascha_panpan

倒计时2天!@Infinit_Labs 第一季马上收官了,时间过得真快,而且总觉得这周要搞点大事情啊,盼了好久的TGE我咋感觉要来了!
准备好的朋友可以期待一波了,质押 $IN 能分交易手续费,还有新功能优先用、费用折扣这些福利,还能参与治理投票。另外,之后会按代理的使用量/交易量发 $IN 奖励,这样参与感更强,奖励也更公平。
还有个事情!听说@TheoriqAI 第二轮优先预售要在 @KaitoAI上开了,时间定在 8 月 5 日 14 点到 8 月 8 日 14 点 ,去看了一下官推没消息啊!莫非你们又提前知道了,如果真是第2轮开始了,那我🉐上点,因为第一轮我感觉自己去的有点少了。先不猜测了,等待官方更新
@Infinit_Labs @TheoriqAI @KaitoAI
INFINIT #空投 倒计时 2️⃣天啦 !
策略大神能赚钱,咱们普通用户点一下就能执行,还有智能代理帮忙协调——这波Agentic DeFi经济,全靠 $IN 撑场子!
$IN 是核心燃料哦!能拿质押奖励、解锁高级权限,还能参与未来规划!
划重点:5% $IN 代币空投本周揭晓,只给真正为生态出力的人!蹲住别错过~
To INFINIT @Infinit_Labs and beyond!冲鸭!
#INFINIT #Airdrops

最后三天,拼一次富三代 @Infinit_Labs 终于看到自己了 @kaitoAI 117名,冲鸭!!
🧠「谁在赚钱,谁在执行,谁在协调?」
一句话讲清:
策略创作者赚钱,普通用户一键执行,AI Agent 做协调中枢。
这,就是 INFINIT 要打造的「Agentic DeFi」——一个真正分工明确、有激励闭环的 DeFi 经济模型。
🔑 $IN 是什么?
简单说,$IN 是 INFINIT 的燃料 + 权力 + 门票:
燃料:AI Agent 的操作、策略执行都产生手续费,$IN 质押者拿分润。
权力:DAO 治理靠它投票,未来决定平台走向。
门票:高级功能、费率折扣、KOL 策略访问、用量上限等,统统要靠 $IN 开锁。
这不是单纯「拿了就抛」的工具币,而是绑定了平台核心流动的一环。
🧩 怎么赚钱?来看 3 套机制:
1⃣ 质押 $IN,拿平台手续费分成
DeFi Agent 每次执行策略,比如「自动网格」「无风险套利」,用户点按钮,Agent动手,手续费产生。
这些收入,大部分会回馈给 $IN 的质押者。
这就是所谓的 「平台共建者分润」,你不是开发者,也能通过质押参与平台盈利。
2⃣ 使用 $IN,解锁超能力
质押 $IN 能获得以下权限(看起来像「会员系统」,但是Web3那味):
手续费减免(比如AI循环策略成本更低)
优先访问(新功能如 Prompt-to-Strategy、KOL策略提前用)
高级额度(比如一天可查询更多智能策略、行情分析)
KOL策略解锁(好比订阅别人的 AI 策略大脑)
未来甚至会开放「策略市场」,你持 $IN 就像拿了张 VIP 门票。
3⃣ 即将上线:Attention-Based Tokenomics(注意力分发机制)
这个狠!
未来的 $IN 发放会根据两个东西来奖励:
哪个 Agent 被用得最多
哪个策略吸引了最多人使用
这代表:
你写的策略越牛逼、你的 Agent 越受欢迎,你拿的 $IN 越多!
而不是“谁资源多谁撸得多”,而是“谁真正创造价值谁分得多”。
Web3 奖励模型里的「范式之变」来了。
🧠 $IN 的分配规则:
总量:10亿枚,无销毁机制,不增发。
社区 & 生态(49.5%):空投、活动、激励、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是靠这部分。
投资人(25.5%):合理,毕竟前期得有资金支持。
核心团队(20%):开发&运营团队,4年线性解锁。
首轮空投(5%):给早期用户、活跃社群成员准备的。
总结一句话:社区拿得多,且解锁慢,主打长期可持续。
🧨 为啥值得关注 $IN?
功能落地明确:不是拍脑门发币,是一步步功能上线后才推 Token。
玩法极具复制性:AI Agent + 策略执行 + 用户交互,这套组合拳能跑通,还能跑多条链。
你能参与、你能分润:不管你是策略作者、内容创作者,还是纯用户,都能通过 $IN 获取激励闭环的一部分。
⏰ 那接下来干嘛?
等空投细则(预计下周公布),看看你是不是早期用户。
提前熟悉 App,用起来,看哪些 Agent 好用、策略怎么玩。
关注「策略市场」和「Prompt-to-Agent」功能,提前布局。
🚀 结尾提醒:
如果你一直在关注 Infinit,你会发现:
这是一个真正从 Agent 架构出发构建的 DeFi 世界,而不是 Web2 套壳。
$IN,不是下一个 MEME 热点,而是下一代「Agent 经济」的燃料载体。
🗣To INFINIT and beyond!
下周要爆,别落下。
顺便提醒一下,
$ENERGY 是目前最硬的龙头,奖励最多,币价起伏但气质没丢,估计还得飞一轮。
$ENERGY 开盘可是直接几十倍的爆发。
https://t.co/ySMapxYSnR
这个台子可能会火起来。
@MemeX_MRC20 马上就要来袭第二季了!!
我已经写了wu篇稿子了,结果榜单还没我的名字。现在离赛季结束只剩最后两天,说不急是假的,但我告诉自己:冲不上也没关系,至少我在认真Yap,一篇一篇在链上种下努力的种子。
这次 @Infinit_Labs 真是把我“卷”出精神力了。尤其看到官方为了鼓励中国区,还专门给前50名 加码 20万枚 $IN 代币,我一下就热血沸腾了,这是“重视”两个字落到链上的最好证明。
不过Yap归Yap,今天我更想聊聊 $IN 的代币经济学——
坦白说,看完它的代币结构,我是真被“稳”到了。
10亿枚固定总量,永不增发也不销毁,这不是在耍花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链上“规则感”。再加上线性释放四年,整个供应节奏就像AI操盘手的时间管理:冷静、精准、有序。
最打动我的是那 49.5% 最大份额直接投给生态建设。不是空口说“社区共建”,是真的把资源分配权留给了用户和策略创作者。
而团队和投资人那 45.5% 的份额,全都设置了双重锁定机制,最长锁4年——这个时间周期,是在为一整轮 DeFi 的未来陪跑。
所以我想说,$IN 这个代币,它不是“博一波热度”的产物,而是“陪你走四季”的盟友。
两天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
我会继续认真Yap下去,不只是为了上榜,更是为了参与一次可能改变规则的实验。
#INFINIT #AIxDeFi #KAITO #KaitoAI

💥冲榜的号角已经吹响,INFINIT 第一季进入最后三天!
说实话,这种机会不多见,@Infinit_Labs 这波是真大方。
第一季的 Yapper 活动拿出了 $IN 总供应量的 0.2% 奖励池(整整200万枚代币),重点是,项目方不光分得细,还分得特别照顾中文区。
来,我跟你细说一下怎么玩,顺便告诉你为啥这个赛季一定要冲:
🥇 第一赛季怎么分奖励?
活动的主战场在 Kaito 榜单上,前 1000 名都能分到 $IN:
Top 100 直接瓜分 75 万枚 $IN
101 - 1000 名 平分剩下 75 万枚
也就是说,就算你不是那种每天狂产内容的大佬,只要进前千都有奖励,门槛比你想的低!
🎁 中文区、韩文区有专属加码!
这才是我最惊讶的——项目方专门给中文区额外奖励 20 万枚 $IN!
中文区前 50 名用户,不仅能参与全球榜单的瓜分,还能独享这笔专属奖金池!
韩文区也一样,前 50 名拿 20 万 $IN
其他语言区顶多 10 万
这诚意谁顶得住?
中文区、韩文区的兄弟姐妹们,项目方是真的在认真扶持内容输出!
🧠 那 $IN 到底值不值得拿?
讲真,有些项目空投完你压根不想管,但 $IN 不一样。
这个代币是 INFINIT 的核心枢纽,它背后是一个三角闭环,设计得很聪明:
策略创作者:贡献思路和模型
用户:一键部署策略,不需要懂代码
Agent 执行者:按需调度跑任务,赚收益
这三方的一切流动,最后都锚定在 $IN 上。你可以拿它:
参与质押、治理
解锁高级策略与功能(比如 prompt-to-strategy)
享受 Agent 执行所带来的收益分润
💡 INFINIT 最大的亮点:Attention 机制!
它不靠“预分配”,而是看你用得多不多:
你策略被调用得越多,系统就越认你
你的 Agent 被频繁使用,奖励自然就多
一句话:用者即得、干得多就拿得多
别看现在是测试阶段,一旦主网上线,$IN 可能就直接成为链上 DeFi 执行经济的“通行证”。
🏁 最后3天,真的很关键!
我这两天盯榜单,发现排名变化很快,有些原本在 200 名开外的朋友,这两天直接飙进前 100 了。
现在不动手,等 TGE 后你只能说一句:早知道我就多 yap 几篇了。
📣 如果你已经在冲榜,那这几天就是最后爆发期,
📣 如果你还没参与,现在上车也来得及!
只要冲进前1000名,就有得分!中文区前50名还有额外奖励!
冲一把,不是为了拼命搬砖,是为了抢一份「未来智能 DeFi 执行权」的门票。
顺便提醒一下,
$ENERGY 是目前最硬的龙头,奖励最多,币价起伏但气质没丢,估计还得飞一轮。 $ENERGY 开盘可是直接几十倍的爆发。
https://t.co/ySMapxYSnR
这个台子可能会火起来。
@MemeX_MRC20 马上就要来袭第二季了!!
@Infinit_Labs

还有最后两天时间这赛季就要结束了,连写了三篇 @Infinit_Labs 周榜都不见我的人影,这项目确实有点卷了,热度很高,项目方对中国区的前50名yapper额外加码20万 $IN 代币,可见项目方对中国区yapper的重视,确实中国区在yapping INFINIT Labs的人很多,还是继续努力yapping完这两天吧,就算冲不上榜也没关系,尽力就好
今天给大家讲讲 $IN 的代币经济学, $IN 代币的核心机制设计清晰且坚定地服务于长期生态建设,首先 $IN 代币总发行量固定为 10 亿枚,永不增发,永不销毁,所有代币将在四年内线性释放进入链上生态,确保供应稳定,避免市场冲击
代币比例分配是49.5%最大份额直接投入生态建设,用于策略激励、用户增长、AI架构优化及合规运营,团队20%与投资人25.5%,这两部分份额均设有双重锁定机制(一年半及四年),确保核心团队与投资人利益与项目的长期成功深度绑定,共享长期价值,有效减少早期抛压,早期贡献者空投 5%用于回馈社区先驱,具体参与资格将于这周官推正式公布
$IN 的代币模型以总量恒定和四年线性释放为基础,保障了稀缺性和公平性,其分配方案高度聚焦生态发展,并通过团队和投资人的长期锁仓机制,构建了强大的长期价值共识体系,为生态的可持续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DeFi世界复杂难懂。
INFINIT带来改变。
它推出了原生代币 IN Token。
INFINIT是AI驱动的DeFi平台。
智能代理帮你轻松操作。
只需一点,轻松理财。
$IN 是连接大家的桥梁。
创作者靠策略赚钱。
用户享受便捷服务。
平台获得运行收益。
质押 $IN ,有手续费奖励。
享受手续费折扣和更多特权。
优先体验新功能。
解锁大咖独家策略。
IN Token还能参与治理。
一起决定平台未来。
人人都是生态建设者。
总量10亿,分给团队、投资者、
社区和早期用户。
分期释放,稳步成长。
通证经济模型基于注意力
未来,贡献越大,奖励越多。
IN Token激励真实价值。
IN Token是智能DeFi的钥匙。
让复杂变简单。
让更多人轻松参与DeFi。
@Infinit_Labs @KaitoAI #KaitoYap
#KaitoAI #Yappers #yap #AI #Defi

If Uniswap is the DEX, INFINIT is becoming DeFi’s Execution OS....I believe
Most DeFi platforms stop at interface optimization.
@Infinit_Labs is building something deeper: a permissionless execution OS powered by AI agents.
Here’s how it works:
🛠️ A user enters a prompt like:
|“Bridge 0.5 ETH to Mantle, deposit into Aave, loop it.”
🤖 The Agent Swarm decomposes this into multi-step execution
🧠 ReAct Agent ensures logic is valid and deterministic
🔐 Assets never leave user’s wallet
📊 Real-time simulation previews gas, slippage, APY
This is DeFi orchestration, not aggregation.
One-click, cross-chain, non-custodial, verifiable.
It’s not about doing more things — it’s about doing them right.
$IN #Defi @Infinit_Labs @ElectricCapital @mirana @hashed_official @InitCapital_
@init_intern @KaitoAI #Yapping @tascha_panpan

紫色💜很有韵味 $IN 也是
以前:穷是因为不懂 #DeFi 。
现在:穷是因为还没拿到 $IN 。
$IN 是什么——人家是AI特工们的工资卡+DeFi躺赚的会员证!
💸 $IN 三大用处
1️⃣ 收租模式:质押 $IN 就能分AI特工们跑腿赚的手续费(AI007给你打工,比P2P靠谱)
2️⃣ VIP特权:手续费打折、抢先玩"嘴炮生成策略"(以后骂骂咧咧可能真能赚钱)
3️⃣ 当话事人:投票决定协议升级,比如"让AI特工双休"(想多了,AI不用睡觉)
🔍代币分配の真相(重点看这里)
团队20%(4年解锁,跑路?代码还在GitHub上挂着呢)
投资人25.5%(1.5年解锁,这次VC比韭菜能熬)
社区49.5%(4年慢慢发,建议改名叫"佛系持币大礼包")
空投5%(下周开奖,现在在推特当舔狗还来得及)
投资前请默念:"AI可能会宕机,但跑路费肯定比U商贵"
下周公布空投细则!速关 @Infinit_Labs
#infinit


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给拍在沙滩上
我推荐 @guomin184935 一起冲榜单
结果他现在马上前十
我还没进门缝,成功给拍在沙滩上
和他打了赌谁进榜单给对方发200+1瓶可乐
总感觉这200没有 $IN 拿着舒服呢?
@infinit_labs @KaitoAI

INFINIT Labs @Infinit_Labs 的第一季yapper活动还有三天就要结束了,项目方展现出十足诚意拿出总代币供应量的 0.5% 作为活动奖励池,其中第一季活动将分配总奖励的 0.2%(即 200 万枚 $IN 代币),时间不多了就三天,大家加油冲榜了
第一季奖励分配方案极具吸引力且层次分明,活动期间最活跃的前1000名Yapper将分150万枚 $IN,其中前100名将直接分享这150万中的75万枚 $IN,排名第101至1000名的用户则平均分配剩余的 75 万枚 $IN
这次中文区还有专属加码福利,排名前50名的中文区 Yapper,除了有机会获得全球排名奖励外,额外共享20 万枚 $IN,这还专门给了中国区额外加码,说明项目方还是很重视中国区的声音,韩文区也跟中文区一样的规则,韩文区前50名也额外共享 20 万枚 $IN,其他语言区的前50名的yapper用户,将共享 10 万枚 $IN 的额外奖励
INFINIT Labs 此次推出的 Yapper 排行榜活动,凭借其清晰的层级奖励结构和面向特定语言社区的大额专属激励,迅速点燃了中国区的参与热情,高达 200 万枚 $IN 的首季奖励池,特别是对中文区和韩文区前 50 名用户各 20 万枚 $IN 的额外嘉奖,展现了项目方深耕社区、激励优质内容创作的决心,第一赛季活动还有最后三天了,家人们务必把握最后冲刺机会,争夺属于自己排名获取代币奖励
AI 帮你生成策略,会不会执行错?@Infinit_Labs 是怎么解决“可控性”的?
不少朋友问我,“INFINIT 说用 AI 帮我构建链上策略,万一理解错、路径错、损失了怎么办?”
确实,普通 LLM 存在“幻觉”风险。但 @Infinit_Labs 通过一套「结构化推理 + 事务验证」体系降低了这种风险:
🔹 ReAct Agent 将 LLM 推理拆解为多个明确步骤
🔹 每步对应实际链上操作,由特定 Agent 执行
🔹 整个操作在执行前会自动构建 preview 模型
🔹 用户需最终签名才会落链,执行过程完全非托管
我自己就曾遇到一个策略建议中,AI推荐了 Solana 资产组合,我手头并无 SOL,平台也识别出了“资产缺失”,建议跳转补充。
✅ AI 不代替你下单,而是帮你把一切流程用人话拆出来,帮你省时间、控风险。
所以初次尝试的时候我建议用小钱包,不要大资金投入!
没毛病吧!
$IN #Defi @Infinit_Labs @ElectricCapital @mirana @hashed_official @InitCapital_
@init_intern @KaitoAI #Yapping @tascha_panpan
这两天 #INFINIT 热度飙升起来了,今天更是到了榜一,因为第一期Yapper活动还有3天就要快照了。写过几次这个项目,但一直不能上榜就给放弃了。
眼看还有3天快照,我想再试试,毕竟是“阳光普照”的项目,前1000名都有奖励,而且华语和韩语社区还分别独享20万枚 $IN 代币。
这个项目搞的Yapper活动总奖励高达供应量的0.5%,其中第一期就有0.2,也是非常有格局。
不过光知道有奖励可不行,得搞清楚这项目到底是干啥的!
@Infinit_Labs 是个超酷的DeFi项目,靠AI和模块化技术把去中心化金融玩得风生水起!他们的目标是让DeFi开发变得简单又高效,打造一个超级好用的生态圈。
#INFINIT 咋这么厉害?因为它安全、高效、用起来顺手,还推出了三大核心产品:
🔥 INFINIT Launcher:一个AI加持的工具,轻松几步就能创建代币并上线,简直快到飞起!
✅ Prompt-to-Strategy功能:用大白话说出你的DeFi策略,系统直接帮你转成可执行的交易,从灵感变现实,省心又省力。
🚀 模块化DeFi组件:提供一堆安全又好用的预审模块,功能多到爆,还能随便定制,满足各种天马行空的玩法。 $IN #INFINIT #KaitoAI #Yaps

INFINIT @Infinit_Labs 是如何构建跨链 AI 执行系统底层的?
我们说“AI x DeFi”,不能只是自动推荐池子,而是要真正替用户做执行动作,并且能跨链、跨协议、可控、可追溯。这是 @Infinit_Labs 正在解决的问题核心。
过去 DeFi 聚合器偏向“展示层的整合”,例如显示各大平台的利率、池子排名、TVL 等。但 INFINIT 是“执行层的重构”——它通过 Agent Swarm 架构建立了一种链上执行协调机制:
🔹 多个专属 Agent 分别负责:Swap、Lend、Bridge、LP、Stake 等链上动作
🔹 用户用自然语言 prompt 发起策略意图后
→ 智能体开始自主检索 → 构建结构化操作路径
→ 再由 ReAct Agent 合并为“可执行包”
🔹 利用 ERC-4337 + EIP-7702 技术编排事务结构
🔹 在正式提交链上前,系统会提供可视化模拟执行过程:
✅ 资产流转路径
✅ Gas 预估
✅ 收益预估
✅ 风险敞口
最关键的设计是:非托管执行 + 用户终审确认。
你的钱包不会交由平台托管,系统生成交易后仍需你本地签名。这让 INFINIT 既具备自动化效率,又保障了链上用户的自主权与风险可控性。安全感满满有没有?
$IN #Defi @Infinit_Labs @ElectricCapital @mirana @hashed_official @InitCapital_
@init_intern @KaitoAI #Yapping

时间会让照片褪色,不会让历史封尘。
晚上看完「 南京照相馆 」,完整哭完了一包纸巾。战争题材的电影,每次都是催泪弹。
不管任何时候,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
看完电影吃了个宵夜回家继续肝作业。
@Infinit_Labs 第一季还剩4天结束,排名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今天仔细研究了 $IN 的经济模型,发现设计得很有巧思。作为AI驱动的DeFi平台,INFINIT通过20+专业AI代理简化了跨链操作,而 $IN 就是整个生态的燃料。
🌟 $IN 的五大核心功能特别实用:
1️⃣ 支付AI代理服务费用,一键调用复杂策略
2️⃣质押分享平台交易手续费收益
3️⃣解锁特权功能,比如费用折扣和新功能优先体验
4️⃣参与社区治理投票
5️⃣激励创作者经济
试用过产品后感觉确实吊打目前大部分web3 AI项目,特别是创作者激励这块做得很有特色。创作者通过分享DeFi策略获得奖励,用户质押 $IN 能分享收益,还能解锁特权。
经济模型既考虑了短期激励,又兼顾长期发展,创作者和用户都能深度参与。
🔰🔰🔰🔰🔰🔰🔰
另一个关注参与的项目是@TheoriqAI 。
其代币 $THQ 目前已经在CoinGecko上列出,TGE将近。这个我也参与了Kaito的Launchpad,有点期待到时候分配的额度了。
从 $THQ 的代币模型中可以看出, $THQ 作为TheoriqAI网络的"准入证",通过质押机制(sTHQ)来确保AI代理的合规性。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在链上执行DeFi策略的AI代理必须先质押 $THQ ,这既保证了安全性,又防止了恶意行为。
🌟经济模型有几个亮点:
🔸准入机制:质押 $THQ 才能获得网络访问权限(sTHQ),这种设计直接把代币变成了安全凭证。代理表现不好会被slashing,这个惩罚机制让整个系统更可靠。
🔸激励机制:18%的代币用于社区奖励,协议费用还会分配给质押者。最关键是项目方用 $THQ 支付服务费,形成了闭环经济模型 ,这种设计让代币有了实际使用场景。
🔸治理功能:持有者能投票决定协议发展方向,包括参数调整和新功能上线。
🔸 固定供应+通缩:10亿枚总量不变,通过费用再分配和销毁机制保持稀缺性。
$THQ 不仅是支付工具,更是整个AI代理经济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在DeFi流动性优化这类场景中能发挥很大作用。
这两个项目都体现了AI+DeFi的融合趋势,值得持续关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DeFi梦:研究一周策略,结果点错一步亏成狗?我有。然后 @Infinit_Labs 更新了 V2,直接把这些“踩坑经验”变成了可以一键执行的 Alpha 战术,兄弟,我哭了。
那些曾经藏在大神脑袋里、堪比《天龙八部》的策略,现在成了可执行的 IP 资产。举个例子:Pendle + Morpho 17 步循环操作,2.77 倍杠杆,16.7% APY,以前看着都头晕,现在只需轻轻一点,策略自己跑得飞起。
这不只是 DeFi 工具的升级,更像是“活”的知识资产革命。就像ChatGPT做文字,Infinit Terminal 在做策略:它能跑、能学、还能升级,连DeFi老鸟都得承认,这玩意真香。
多链自动化?AI自动执行?别说散户了,基金经理都要冒冷汗。更别说还有5%的空投,200万枚 $IN 额外奖励,8月TGE直接不锁仓,真·撸毛也能参与未来。
结尾一句话:还在纠结进不进车?这辆AI+DeFi混动列车,4天后就发车,晚了只能在终点站鼓掌了。🚀
#INFINIT #kaito #KaitoAI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Ai自动交易即未来趋势。
第一次接触 INFINIT @Infinit_Labs ,会觉得它就是另一个做“AI自动交易”的平台。
但真正在链上跑过策略后,我才意识到:它的底层设计,不只是“让AI帮你操作”,而是在重构“DeFi策略本身”。
策略,不再是人脑的灵感 + 手工执行,而是:
👉 可生成(Prompt to Strategy)
👉 可复用(模块化策略市场)
👉 可验证(链上全流程)
👉 可盈利(作者收益 + 用户分润)
用更直白的方式讲:
过去你发一个策略贴,是在“科普”;现在你发一条策略,是在“上架商品”。
别人看懂了可以一键执行,你就能获得收入——策略创作者开始像内容创作者一样,参与整个金融系统的收益分配。
这正是 INFINIT 想做的 Agentic DeFi 模型——通过 AI Agent 跑策略,通过 $IN 绑定收益流,让好策略流通、迭代、升级,最终形成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去中心化金融内容网络。
当策略被标准化、资产化,那些懂 DeFi、懂叙事、懂市场的创作者,可能就是下一代的“链上策略网红”。
INFINIT Labs @Infinit_Labs 第一赛季的活动只剩最后五天了,现在最后的时间才是真正竞争激烈的时刻,Kaito榜单排名开始变化的很快了,大家在最后几天时间继续努力冲刺榜单啊,一起加油
这里给大家讲讲 INFINIT 的 代币 $IN,它承载着将 DeFi 操作本身智能化的重任, $IN 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由 AI 智能系统驱动的三角价值闭环:
1. 策略创作者:贡献智慧,设计策略
2. 用户:一键部署策略,享受便捷
3. 执行者 (Agent) :赚取执行收益
三者间所有交互、资金流动与价值分配,最终都汇聚并锚定于 $IN ,它成为驱动这个智能 DeFi引擎运转的核心燃料和协调枢纽
$IN 如同绳索一般紧密连接智能系统、用户与策略,赋予持有者广泛权益,$IN 可以拿去质押,还能治理参与社区决策, 还能享受分润Agent 执行产生的收入 ,还可以解锁下面几个高级功能
1.prompt-to-strategy:将想法快速转化为可执行策略
2.访问顶级策略:获取优质策略资源
3.提升 AI 查询上限:增强与 AI 系统的交互能力
INFINIT创新性地采用了Attention 分发机制,就是说策略使用越频繁、Agent 被调度次数越多,其贡献者获得的 $IN 奖励就越丰厚,实现真正的用者即得,多劳多得
INFINIT第一赛季的倒计时已启动,还有五天时间,一起yap冲刺榜单拿代币奖励

INFINIT代币 $IN 正式发布:10亿总量,投资人拿25.5%?
INFINIT 是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 DeFi 智能平台,通过 AI 代理简化 DeFi 并为代理 DeFi 经济提供动力。
➣INFINIT原生代币 $IN 已确认发行,总量10亿枚,分配比例如下👇
🔸社区生态:49.5%(包括空投、质押奖励、生态激励)
🔸投资人:25.5%(机构及早期支持者)
🔸核心贡献者:20%(开发团队及长期建设者)
🔸初始空投:5%(早期用户及社区奖励)
这一分配结构既保证了社区主导性,也为项目和资本提供了足够的运作空间。
➣ $IN 的核心作用
$IN 并非单纯的治理代币,而是深度嵌入INFINIT生态的价值媒介,具体功能包括:
①质押分润
用户质押$IN可获得平台策略执行产生的手续费分成,无论是否参与策略设计,只要质押即可分享收益。
②高级权限解锁
持有 $IN 可享受:手续费折扣、提前体验AI策略生成功能、访问KOL策略市场、提升调用限额等。
③治理权
未来 $IN 持有者将参与关键决策,如协议集成、手续费调整、策略审核等,推动平台去中心化。
➣为什么 $IN 值得关注?
①经济模型清晰:10亿总量可控,49.5%归属社区,避免过度中心化。
②实用性强:不仅是治理代币,更是使用门槛和收益来源。
③生态驱动:通过"注意力奖励"机制,活跃用户和优质策略贡献者将持续获得$IN激励。
$IN 的推出标志着INFINIT从技术产品向经济生态的跨越。
不过投资人25.5%的量还是太多了
空投有毛,但是能不能大点....

什么是 INFINIT 的 Credibility Score?为什么它值得期待?
随着策略发布门槛降低,“谁值得信任”成了新问题。
@Infinit_Labs 在 Q4 路线图中即将上线「Credibility Score」——不仅评估用户钱包行为,还结合 Kaito、Ethos 等外部声誉系统,实现:
🔸 策略表现评分(执行成功率、APY 稳定性)
🔸 创作者参与度评分(发布频率、交互深度)
🔸 社群背书权重(被谁转发、点赞、引用)
这套评分系统会作为策略展示层的一部分,帮助用户快速判断“值得抄的不是热度,而是实力”。我个人非常期待它成为 DeFi 策略圈的“链上简历”。
$IN #Defi @Infinit_Labs @ElectricCapital @mirana @hashed_official @InitCapital_
@init_intern @KaitoAI #Yapping

写了这么久的@Infinit_Labs 也进去倒计时!不了解项目直接出推文,我会不自信,就好比我参与space 我必须要做足够的功课,一场space下来2个小时,但是查阅资料,了解背景我最少要发5小时。
最近很高产,但是背后却是最多几小时休息,但是推文写的还是不尽人意。。。等到我财富自由,我想报名成人区块链大学,把自己不足,自己短板,要克服。。。。。。。
@Infinit_Labs V1真把AI和链上操作结合得很实在,简化了DeFi流程,用户用自然语言就能让AI助手分析、选协议、执行。上线至今十几万用户,四十多万笔操作,接入了不少常用协议,还能给个性化建议。V1打好了基础,现在要往下一阶段走了,持续看好,继续跟踪@Infinit_Labs

DeFi内容终于能从“看得懂”直接变“用得上”了!@Infinit_Labs V2的自动集成功能,简直是把行业逻辑打通了——
KOL或普通用户发条讲DeFi策略的推文,INFINIT直接能把文字转成“一键执行”按钮。读者看完点一下就跑,不用自己研究部署;创作者也不用改流程、学代码,照常发内容就行。
最妙的是变现跟着实力走:策略被用得多、表现好,创作者赚得就多,不是靠吆喝,是真凭策略本事。
这玩法太懂中国人习惯了——就像边刷内容边“下单”,把策略变成商品,执行变成入口,顺便给创作者开了收益通道。内容直接转生产力,用户秒变参与者,DeFi这波真·降维打击啊~
#Yap $IN #KaitoYap @KaitoAI

✍️ @Infinit_Labs V2这波更新,直接把 DeFi 策略变成了"可执行IP资产"。
以前那些大神的 Alpha 策略,只存在脑袋里或Excel表格中。现在可以被编码、交易、复用。本质上是把知识变成了数字资产。
17步的 Pendle+Morpho 循环策略,2.77倍杠杆,16.7% APY,你点一下就全跑通了。
以前可能要研究几周的东西,现在一键搞定。
这不只是工具升级,更像是"知识付费2.0"。而且这种知识是活的,能自动执行和优化的。
多链支持也很关键。AI驱动的 DeFi 核心价值就在跨链整合和自动化执行。打破协议孤岛,让资产和策略在不同链间自由流转。
对整个 DeFi 生态来说,意味着更高流动性、更丰富策略组合、更低门槛。小白能轻松跑赢市场,老鸟能解放双手。
项目方的诚意也够足:5%空投比例,还有2M $IN 的额外奖励,8月TGE不锁仓。这些细节体现了对社区的重视。
这轮牛市,AI+DeFi 绝对是双重 Alpha。INFINIT 把两者结合得这么深, $IN 可能不只是代币,更是AI驱动的DeFi策略引擎门户。
倒计时4天,冲刺1000名!现在不上车,还等什么时候?
#KaitoYap @KaitoAI #Yap #INFINIT

DeFi终于要和“复杂”“门槛高”说再见了?INFINIT这波操作直接把游戏规则翻新了!
以前玩DeFi像解高数题,看个大佬策略还得自己折腾链、池子、配置,没点技术功底根本玩不转。现在INFINIT用AI把整套流程串起来,研究、构建、执行一条龙,点一下就能跑策略,跟淘宝下单一样简单——普通用户也能轻松get大佬专属组合策略,门槛直接踩穿地板!
更绝的是它改写了玩法逻辑:以前技术为王,现在创意为王!DeFi老手和KOL不用再靠流量接项目,把思路模块化做成策略包,别人用了能拿分成,变现方式靠谱又长久;普通人有好点子,讲清楚,AI就能帮你变成能赚钱的策略,人人都能当创造者,都能分杯羹。
这哪是工具升级,分明是DeFi运行逻辑的大翻新啊!@Infinit_Labs @KaitoAI 这波真的要让DeFi变天了~ #Yap $IN #KaitoYap

说实话,看完 @Infinit_Labs 的 $IN 代币发布,我突然感觉自己好像从 DeFi 小白变成了未来的“资产管理大师”。以前 DeFi 就像是高阶数学题,得先学好 AMM、无常损失这些术语,才能进场玩。但现在,Infinit 竟然要让 AI 替你做这些事!只需要对着 AI 说:“帮我赚点钱”,然后坐等收益,那感觉简直就像请了个聪明的管家,专门为你管理财产。
这不, $IN 代币的社区占比高达 49.5%,想要赚点空投福利还得活跃参与。不是那种光靠买买买就能参加的空投,而是真正做出贡献才有机会。这不禁让我想,DeFi 是不是在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了?
而且,最让我兴奋的是 Infinit 的“注意力经济”设计,策略越好,代币奖励越多。这就像你上传了一篇精彩的博客,结果不仅有点赞,还能直接换成现金奖励,天呐,这还怎么比?
未来 DeFi 的世界会不会变成“只需表达意图,AI自动帮你搞定”?想想就有点小兴奋,毕竟,谁不想让智能代理代替自己做复杂的事呢?
#kaito #KaitoAI
✍️ 看完 @Infinit_Labs 发 $IN 代币的消息,我直觉是:这不是发币,这是在标志 DeFi 的“工具时代”结束了。
为啥这么说?
你回头看,DeFi 这几年说白了就是搞工具,各种协议、各种组合,能叠buff的都叠上。
但你让一个普通人进来用?用个 DEX 都要学半天,质押、流动性、无常损失、跨链…根本不是人干的。
Infinit 这波是把桌子掀了:
👉 不让你用工具了,直接上“AI代理”。你说你想干嘛,策略自动帮你配好,还自己去执行。
你只管表达意图,剩下全自动化——这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 DeFi。
$IN 的代币结构也说明他们脑子是清醒的:
社区拿近一半(49.5%),投资人才 25%,团队更低。说白了:不靠背后大金主撑场子,靠社区真活跃。
空投就 5%,但明说只给“真实参与者”。这意味着你光挂脚本刷任务,可能啥也拿不到。他们想搞的是“活人网络”,不是脚本丛林。
还有个我觉得特别妙的点:
他们把“注意力”直接变成了代币奖励的分配依据。
策略做得好,就能被更多人用;越多人用,获得的奖励越多。
这是在鼓励创作者认真搞内容,不是发教程骗新手,而是做真策略、跑得通的组合。
之前 DeFi 创作者没出路,只能搞搞分析帖、赚点广告费。
现在?你策略能跑出来数据,就能直接拿代币,内容直接变生产力,简直破局。
当然,让 AI 来管资产这事儿,门槛其实也挺高。信不信是第一道坎。
但我愿意给 Infinit 这个模式一次机会,因为他们不是拍脑袋,是一整套机制+代币系统打配合。
📌 空投下周见分晓,但我更关注的不是空投,而是:
这个 AI + DeFi 的“代理人模式”,到底能不能跑起来?
如果能跑通,这就不是一个“平台币”,而是新时代 DeFi 的开关钥匙。
顺便提醒一下,
$ENERGY 是目前最硬的龙头,奖励最多,币价起伏但气质没丢,估计还得飞一轮。
$ENERGY 开盘可是直接几十倍的爆发。
https://t.co/ySMapxYkyj
这个台子可能会火起来。

INFINIT isn't just simplifying DeFi. It's restructuring how value flows. @Infinit_Labs
DeFi used to reward those who could read smart contracts and write threads.
Now, with INFINIT V2:
🛠 Anyone can build multi-agent strategies via natural language
⚙️ Agents coordinate across chains to execute with 1 click
💸 Strategy creators earn protocol fees — no need to launch tokens
📈 Strategy quality is tracked, scored, and ranked onchain
This creates a powerful alignment loop:
More quality → More adoption → More revenue → More creators
DeFi’s “attention economy” is evolving into a strategy economy — and INFINIT is building its rails.
$IN #Defi @Infinit_Labs @ElectricCapital @mirana @hashed_official @InitCapital_
@init_intern @KaitoAI #Yapping

Why the Agentic DeFi Economy Will Redefine Onchain Execution
INFINIT V2 isn’t just a new release. It’s a shift in how DeFi is created, consumed, and monetized. @Infinit_Labs
Here’s what changes:
💡 Strategy Creators — whether they’re KOLs, analysts, or power users — can now turn alpha threads into real, executable strategies
🧠 Agent Swarm transforms natural language into 1-click bundles
💰 Execution is non-custodial, cross-chain, and programmable
📊 Each strategy has transparent tracking, performance analytics, and onchain attribution
This is not a “strategy marketplace.”
This is a programmable economy, where every onchain action is driven by incentives — for creators, executors, and explorers.
DeFi coordination just became intelligent.
$IN #Defi @Infinit_Labs @ElectricCapital @mirana @hashed_official @InitCapital_
@init_intern @KaitoAI #Yapping

✍️ 看完 @Infinit_Labs 发布 $IN 代币的消息,我觉得这标志着DeFi正在从"工具时代"进入"代理时代"。
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 DeFi 工具的爆发式增长。但问题是,这些工具对普通用户来说太复杂了。你需要懂AMM、懂收益农场、懂无常损失等等,门槛高得离谱。
INFINIT 提出的"代理DeFi经济"本质上是在解决一个核心问题:让AI替你做复杂的事情,你只需要表达意图。
代币分配结构也透露了项目的价值取向
社区占49.5%,投资者25.5%,团队20%,空投5%。近一半给社区,这个比例相当良心。
10亿总量中5%的空投,绝对数量不少。关键是强调"真实活跃参与者",看来在防女巫方面下了功夫。
$IN 代币的"注意力经济"设计很聪明。好策略获得更多关注,从而获得更多代币奖励。价值创造和分配形成正循环。
这解决了DeFi 创作者的变现难题。策略创作者终于有了直接收益渠道,不用只靠教程赚钱。
当然,让AI管资产的信任门槛不低。但方向是对的。
让DeFi 变得真正普惠,而不是只为专家服务。
空投下周公布,但比空投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模式能否跑通。
#KaitoYap @KaitoAI #Yap #INFIN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