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点了几单京东的外卖单,哪怕我知道“大强子”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但起码这个事情是对的。
最近在读德国二战时期的历史。柏林的底层人民通过提供庇护、食物和虚假身份等方式帮助犹太人生存。这些行为通常源于个人关系和基本的人道主义同情。
而受过教育的中间阶层,包括专业人士和公务员,通过沉默和执行纳粹政策而成为共谋者,甚至很多人掩耳盗铃,不承认在东边波兰发生了大规模的迫害。
战后,德国人对自己在纳粹时期的角色进行了深入反思,许多人承认了广泛的共谋,尤其是那些有能力行动但选择不行动的人。
最近国内房价崩盘,失业人口上升,这场大范围的中产的消亡,在一开始就是注定好的。城市中产作为受过教育,得益于开放的群体,长期受益于低成本制造品和进城人口廉价服务,但未推动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补贴,从上到下还是丛林法则的教育,加剧了教育的内卷和制造业内卷竞争,对底层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最终让全世界制造业无法抵挡低成本倾销而集中抵制。
我在川普当选时候说过美国必将迎来大的动荡,因为他们认为选了一个不怕刺杀的“硬汉”,把拜登的自然衰老作为一种软弱,这恰恰是说明了美国选票仓人群的软弱,只有软蛋,才需要一个强者。只有软蛋才会让度自己的权力给强者。
美国在过去一直是在全球是一个“强者文化”的代言,当强者文化转为弱者文化,必然导致翻天覆地的生产关系大变化。

贸易战脱钩系列之:大豆
1⃣为何进口大豆
中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动物饲料和食用油以及部分直接人类消费,如豆腐和豆浆。进一步理解可以是进口大豆等于进口“蛋白质”。
中国可耕地和水资源不足,进口大豆相当于“进口”土地和水资源。若完全依赖国内生产,每亩大豆产量仅约120公斤,即使将东北和华北的所有耕地用于大豆生产,仍不足以满足需求。
2⃣美国进口大豆占比已经逐年下降
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约为1.05亿吨,其中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比为21.1%,即约2213万吨。这一比例较2017年的34.4%有所下降,反映出中国在降低对美国大豆依赖方面的努力。巴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2024年进口量占比超过70%。【研报】预测2025年美国大豆份额可能降至15%以下。
2025年,是大豆丰收年。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696亿吨,较2024年增长约10%。这一预测由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BIOVE)发布,尽管较3月预估相比下降0.8%,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随着中美贸易战打响,巴西大豆会进一步提升占有率。甚至逼近75%-80%。
3⃣自2019年开始的大豆去美国化
中国通过多元化进口(主要从巴西进口)、国内增产(大豆振兴计划)、豆粕减量策略和饲料替代技术等措施,有效应对了美国大豆关税,保障了大豆供应安全。
🆕大豆振兴计划:
大豆振兴计划是中国为应对大豆供需矛盾,提升国产大豆自给率而实施的一项国家战略。该计划自2019年起启动。旨在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改善产品品质和延伸产业链条。大豆振兴计划自2019年起连续多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强调。
🆕替代方案与减少摄入:
在增加大豆供给能力的同时,推行低蛋白饲料配方,引导居民健康消费食用油,引导居民“控制体重,减肥计划”,减少需求。
使用苜蓿、豌豆、蚕豆、油菜籽粕等饲料替代豆粕。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发酵生产氨基酸来替代豆粕。例如,温氏股份通过低蛋白多氨基酸平衡技术,将饲料中粗蛋白降低1-2个百分点,减少豆粕用量3-6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3月,蛋白质含量超过10%的高蛋白玉米已在全国推广了1000多万亩,高蛋白玉米是指通过育种技术将玉米的蛋白质含量提高至10%以上的玉米品种。普通玉米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8%左右,而高蛋白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0%以上,部分品种甚至可达12%或更高。
到2030年,中国计划将饲料中豆粕占比从17.9%降至13%,减少豆粕使用2370万吨,相当于减少大豆饲用需求2900多万吨,超过从美国的进口
🆕种子与转基因:
大北农的控股子公司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转化事件DBN9004(DBN-09004-6)通过巴西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安全评价审查,正式获批种植许可。该转基因大豆产品可同时耐受草甘膦和草铵膦两种除草剂,有助于解决南美大豆生产的控草难题。
4⃣.“大豆战”对下游行业影响
大豆是猪饲料的重要成分,尤其是豆粕,其价格的上涨会直接推高饲料成本。根据2025年4月10日的报道,美国大豆价格每吨上涨约500元,直接推高了豆油和饲料成本。 2025年3月数据显示,国内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鸡肉价格上涨5%,这与大豆价格的上涨密切相关。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占总进口量的17.9%,关税的增加将导致美国猪肉进口数量大幅下滑,影响国内猪肉市场供应。
大豆价格的上涨可能增加养猪上市公司的饲料成本,但猪肉价格的上涨通常会正面影响公司的业绩。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从目前普通劳动人口就业情况和收入上来分析,价格的被动上涨,带来的购买量减少,总体对猪肉行业利空为主。
🉐中美贸易战逆行板块分析:
受益于中美贸易战的板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板块
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农业板块成为资金避险的核心方向。中美互加农产品关税推高进口成本,国内粮食安全战略加速推进,叠加种业自主化政策支持,刺激玉米、大豆等主粮产业链需求。相关公司如北大荒、隆平高科、丰乐种业等表现突出。
2⃣黄金与贵金属板块
贸易不确定性叠加人民币贬值,避险需求激增,黄金股成为避险标的。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等公司股价上涨。
半导体与科技自主可控板块
3⃣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倒逼国产替代加速,北方华创、中兴通讯等公司股价上涨。
食品饮料与消费防御板块
外资抱团避险,内需刚性支撑,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公司股价上涨。
4⃣稀土永磁板块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反制美国,叠加新能源需求预期,北方稀土等公司股价上涨。
5⃣国产替代板块
芯片半导体、医药创新、军工等板块在贸易战背景下,由于进口商品可能受限,国产商品需求增加,相关板块和公司可能受益。
跨境支付与移动支付板块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国内企业加速跨境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布局,相关公司如创识科技、翠微股份等可能受益。
6⃣航空板块
中国要求国内航空公司暂停接收波音公司的飞机,为国产大飞机C919创造替代空间,国产航空产业链可能受益。
化工品板块
中美贸易战导致部分化工品进口受限,国内化工品需求增加,相关公司可能受益。
7⃣集成电路板块
中美贸易战推动集成电路国产化进程,相关公司如长电科技、兆易创新、北方华创等可能受益。
以上板块在中美贸易战期间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投资价值,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
金字塔的13层代表的是美国最初的13个殖民地13 original colonies,也就是1776年宣布独立时的13个州。这个数字在美元纸币上反复出现,比如13支箭、13片橄榄叶、13颗橄榄果、13颗星星、13条盾牌纹路,都是为了纪念这13个州的象征意义,而不是什么“控制美国的大家族”。
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徒构建的国家。
金字塔顶端悬浮的“全视之眼”(Eye of Providence),被帖子解读为“光明会的象征”,这个符号实际上是上帝之眼(Eye of Providence),象征神圣的守护和指引。它代表上帝对美国事业的眷顾。这个符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基督教艺术中的“全能之眼”,甚至更早的埃及文化中的荷鲁斯之眼Eye of Horus都是象征神灵庇护的意象。

2025 年4月1日,愚人节 GPT4.5通过图灵测试
起初,双河村的人们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春日,杨树的嫩芽刚刚冒出,油菜花在田野里随风摇曳。这一天,李老汉从县城带回来的"智能管家"通过了村支书的考验,能听懂双河方言,还能用本地谚语对答如流。消息在晚饭后的大槐树下传开,村民们笑着说这定是愚人节的玩笑。谁能想到那个黑匣子真能比人还聪明?
张大娘摇着蒲扇说,那玩意儿肯定是城里骗子装进去的录音带。直到第二天,县广播站也播报了这则新闻,村里才炸开了锅。老赵家的二丫头立刻用它学起了英语,准备考大学;李木匠请它设计了新式家具图样,订单一下从周边村子涌来;就连常年不出门的疯老王也开始和它聊天,说它懂他的心思。
只有活了九十九岁的孙老太叹息道:"人不如机器了,这双河村的魂怕是要散了。"她说这话时,村东头的老祠堂里,最后一支香正幽幽地燃尽,而无人注意。
-以上为GPT写作
@0xcryptowizard 隐藏的社会规则就是要消灭财富的阶级跨越,防止一部分人富起来之后想占有生产资料,一个财富周期的转换,就把上个周期大家的纸面财富完成向另一批人的转移。这轮全国房地产的有意戳破,大部分中产想再跃一个台阶,发现已经被抽梯子,再也上不去了。
朱啸虎的调侃其实点出了机器人行业的一个现状:很多公司热衷于展示炫酷的技术,比如让机器人“翻跟头”,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却进展有限。他提到与机器人公司CEO聊应用落地时,听到的大多是“凭空想象”的描述,这反映了一些企业在宣传时可能夸大了技术的能力。至于花十几万买机器人替代人工,他觉得目前看不划算,这确实有道理——现在的机器人成本高、效率和可靠性又未必能完全取代人工,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高危工作、重复性任务等领域,机器人替代人工的前景会越来越清晰。朱啸虎的观点提醒我们,行业需要更多务实的创新,而不是只顾着“表演”。
而二足机器人,更像是为了讨好资本和好讲故事,解决问题的实体机器人,未必需长得和人一样两条腿两个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