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无许可预测+AI 一条加密货币领域新的康庄大道
昨天小伙伴推送我这条新闻“Polymarket 考虑以 90-100 亿美元估值融资,而 Kalshi 拟以 50 亿美元估值完成募资”
最近一段时间我除了主要精力在 #BTCFi 为核心的 RWA 和 链上券商( #DeBroker )上以外主要就在看 无许可+AI预测 市场,这个方向可以说是加密货币在 DeFi 在 RWA 以外最大的实际的,可以落地的应用,而且这个市场的天花板非常的高。
在某些场景下预测市场和 Binary Options(二元期权)非常像,因为二元期权和预测市场的本质都基于二元结果。比如,某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是或否)。而在预测市场中,用户可以押注事件的发生概率,而在二元期权中,是押注资产价格是否达到某个目标。甚至在结算体系上两者都是相同的。
所以预测市场的本质很像交易所,给用户提供的也是交易的选择,当然预测市场的核心是基于事件的概率预测,但这种概率在“资金基数”的加成下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真实世界发生的状态。
举个例子来说,假球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假球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利益足够大,但对手盘的资金量足够大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通过各种现实世界的手段去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
而目前的 Polymarket 和 Kalshi 虽然都是预测市场的头部,但都是属于 许可制 的预测,也就是预测的内容是需要 Kalshi 和 Kalshi 提供的,外人是没有办法直接进行自己需要的博弈,这种更像是“中心化的交易所”,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必然会有很多“去中心化交易所”应用而生,这就是我在前边说的 无许可 。
无许可的本质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发布自己的预测博弈,比如,预测我明天飞回新加坡的航班会不会延误,因为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公众平台查看,而且相对来说很难被“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是有一定的博弈性的,而且想来资金体量也不会大道去影响航线🤣🤣。
当然谁都能去发布预测在技术上是没有门槛的,但并不是所有发部分的预测都会有人看到,或者是感兴趣,这里和交易所又非常的像了,每一个预测就像是一个交易对,比如美联储九月降息幅度可能就是主流币,我的航班会不会延误可能就是 Meme ,而主流币和Meme之间的差距一大部分就是流动性和深度。
那么如何判断哪个预测是主流币,哪个预测是Meme 这里就需要用到了 AI !
这也是为什么说无许可预测市场最好的搭档就是 AI ,一方面 AI 可以帮无许可预测进行排列,甚至是审核,比如一些有强烈政治倾向或者暴力,等非公众接受的内容可以选择是否屏蔽,另一方面就是可以给发布的预测进行评分(类似),这种模式其实很像是 Pumpfun 虽然有大量的项目每天发生,但置顶(广告)在头部的可能就是 AI 判断出的主流币。
当然,置顶并不是 AI 的主要工作,AI 的主要工作应该在流动性分,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上,尤其是在预测有可能会被人为操作的风险上,AI 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感谢 AA老板 @ayongaBTC 在这方面给我很多的信息补充,无许可预测平台中最重要的一环应该就是流动性的分配。
怎么把“做市商”的钱分配给各个有价值,有意义,有更多人参与的预测这就是 AI 的作用了,当然人工也可以,但对于庞大的无可续预测市场来说,人工的成本太高了,专门给无许可预测市场喂数据的 AI 会更加专业。
另外,还可以训练专门用户的AI,在用户的知识画像内帮用户寻找最适合的下注预测,而且 AI 可以针对预测的内容给发布者全网寻找信息来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
我心目中的理想模型应该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可以用钱包登陆,然后不受限制(法律体系内)的发布自己的预测,并且由AI通过发布人的影响,以及事件影响,还有发布的优先顺序和响应时间等给予一定的评分,评分高的将会获得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而用户方面除了可以参与到预测发布以外,还可以作为平台的LP,存入资金进入平台就会进入“流动性池”,由AI分别分布这些资金到各个预测项目中,并且基于用户偏好可以下注某些早期预测,而用户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策略或者是通过对冲的方式来锁定盈利。
想想就很有趣,这样的产品,我肯定会用的。而且受众面会比 DeFi 和 RWA 更广,或者说无许可+Ai的预测市场就是 DeFi + RWA + Ai 在去中心化领域的一种集合的表现形式。
想想就很兴奋,这个市场我接下来大概率会是重点参与的,毕竟不论是 RWA 还是 BTCFI 或者是 链上券商 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无许可预测 + Ai 完全可以在现阶段忽视合规性的问题,而且我也认为这是Ai在加密货币领域最好的应用方式,起码目前没有之二。
最近对这个无许可预测市场我会加大投研和投资的力度,欢迎有这个赛道布局或者是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交流。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巫师讲的正好是我今天在香港给几个传统小伙伴讲的内容,上次和 武兄 @qinbafrank 聊过的话题 ,大体来说,美股上链的天花板并不高,比如英伟达平均每天在纳斯达克的成交量超过300亿美元,而即便是 Ondo 也的英伟达 Token 也只有 1.06亿 美元的成交量。
能够去买美股的多数已经在券商或者是银行开户买了,在链上用稳定币买美股确实有点想象力空间,但这个空间真的很有限,天花板能做到正股的 10% 就已经不错了,实际上 1% 都不容易,这种在前期还可以,后期来说并不性感,这也是链上券商( #DeBroker )要去做的事情。
我个人理解真正的链上券商要做的事情有三件:
1. 虚拟资产和现实股票资产间可以交割的交易对。比如 $BTC 和 $IBIT BTC 和 $MSTR ,在引申一点可以是 $BNB 和 $NVDA ,这种虚拟资产和现实资产的无缝连接共享流动性就是很有意思的。
而这个方面的最终形态就是帮加密货币公司在 币 和 股 之间同步发行,币和股可以互换,尤其是一些有收益的 Token 完全可以做成股票的分红,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如果 Uniswap 上市的话,Uniswap 是可以用利润回购或者是给股东分红,而虽然 $Uni 本身不能享受,但如果 Uniswap 的币和股可以互换的话,那就是新的玩法。
而且币和股有不同的赋能,需要某种赋能的时候可以直接在币和股直接切换。
2.合成资产的理财产品,其实就相当于 ETF 一样,比如将 Tbills(短期美债) + 黄金 + Bitcoin 打包成一个 ETF ,这个 ETF 的本质是做多 Bitcoin 的本位,每个月 Tbills 的收入都用来买 BTC 的现货,而 黄金就是和 BTC 做对冲。
有个很有趣的事情不知道大家关注没有,BTC 最近三年的年化增长大概是 30%到35% 左右每年,而 黄金 最近三年大概是 10% 到 15% 每年,当然 2025年到了30% ,但平均来说还是 10% 左右。
这就能形成一个很好的短期对冲,长期盈利的一个组合,而因为同时涉及到了链上资产和中心化资产,所以是链上合规券商最好的方案,这个问题我和 @Eva_Matrixdock 也聊过多次,最大的优势就是交割,这三个打包资产每种都可以实物交割,也就有不但有了理财空间,还有了套利空间。这是目前中心化券商没有办法实现的。
3.全球货币链上承兑,这是刚需,100%的刚需,不再需要中心化的钱庄来处理,而是各个合规的稳定币直接的兑换,从美元稳定币到欧元稳定币,到日元稳定币,到港币稳定币等等直接的兑换,做的就是中央银行的工作。
这件事的本质就是 Curve 的 3Pool ,但更进一步是对于各个外汇稳定币之间的承兑,而引申来说,这些就是各个国家的“债”之间的兑换。
其实后边还有很多的玩法,比如 IPO + IDO ,比如企业债的 Token 化,比如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链,等等等等,方式很多很多。
巫师前边举例的质押麦当劳股票送优惠券其实日本就已经有了,持有某个上市公司股票就会送一堆的礼物,包括优惠券免费券等等很多的玩法,但这里有一个链上券商,或者叫 RWA 中最最核心和本质的,就是实物交割,凡是不能交割的,资产都很难回正,风险都会比正股高。
最近我也是在疯狂的布道上述内容的 RWA 和 RWAFi ,因为我坚信,链上券商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解决传统券商处理不了的问题,如果不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都很难走的太远,天花板也未必会很高。
我举的三个例子就是解决了几个现实生活中最大的一些痛点。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MSTR - S&P 500 REJECTION A SETBACK FOR MICROSTRATEGY AND CRYPTO TREASURIES: JPMORGAN
JPMorgan said the S&P 500 committee’s decision to block MicroStrategy’s inclusion is a major setback for corporate crypto treasuries. The move signals reluctance to treat bitcoin-heavy firms as eligible for the benchmark index.
While MicroStrategy is included in other indices, JPMorgan warned this rejection could prompt index providers to reconsider crypto-linked companies. The bank also noted growing investor fatigue, weaker issuance, and rising risks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corporate crypto treasury models.
GM⚡️Crypto stocks are cooking lately 🚀
Everyone’s chasing $MSTR & $COIN.. but trading them through old-school brokers? Pain! Fees, FX, market hours, you name it!
Here's the alpha: @bitgetglobal x @OndoFinance just dropped tokenized stocks like $AAPL, $TSLA, $NVDA, $MSFT, $SPY!
✅ 24/7 trading
✅ USDC pricing (no FX risk)
✅ Zero gas
Now you can ape into Tesla on a Sunday or catch NVDA earnings at 2AM without waiting for Wall St to wake up 😮💨
They’re even running a competition (#50) with 200 AAPLon up for grabs. Max 3 AAPLon each, just by trading these stocks. 🎁
Take a look at the list of equities that are available for trading 👇
Feels like the real bridge between TradFi & DeFi is finally happening.
Who’s in? 👀
🔗 https://t.co/IwaSTivLQB
#RWA #OnchainStocks #BitgetCompetition #Bitget

$MSTR 再次买入了 1,955 枚 $BTC ,花费 2.174 亿美元,平均价格 111,196 美元,截止到目前 MSTR 共持有 638,460 枚 Bitcoin ,总成本为 471.7 亿美元,平均价格 73,880 美元。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差点忘记了,和预期的一样 $MSTR 并没有进入标普500 ,但是 Robinhood $HOOD 却进入了。消息公布后盘前上涨的不错,可惜了,我没有 HOOD 的仓位😂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杰尼获悉: @saylor 再次发布比特币Tracker信息,明示再次增持BTC。
@MicroStrategy 目前持有636K枚 $BTC ,均价 $73,765 ,总价值约708亿美元, $MSTR 市值约 $952亿美元。
舒服了,老微继续加仓继续舞,成本低就是可以为所欲为,感觉微策略在100K上方加了很久的仓位,均价还没到80K.

DAT再次认证了市场的共识
纳斯达克对于DAT的纠察、整改,事实上对行业是好事,不能把空气币”植入“上市公司的壳,套现走人,割美利坚的投资人”韭菜“,不然,后患无穷。(结论在最后)
对于DAT的热潮,和一位大交易所老板,多个星期前会面聊了看法,对方的判断,热潮就一两个月,结果一语成谶,迎来整改。
在之前的推文,也多次提起DAT的底层逻辑是资产的 “共识Consensus”, 只有比特币、以太和Solana,市场对其”往绩“的技术和社区共识认可价值。
而 Strategy $MSTR的mNAV跌至1.3倍,$SBET至0.82倍,$BMNR至0.88倍。更值一提的是,仅6家DAT公司的mNAV高于1,其余公司持续负溢价,此前依赖加密资产增值的蓄水池效应正在进一步减弱 PA News 数据。
往后的DAT龙头资产龙头效应会更明显, 才会有机会录得溢价,其他非主流资产和非龙头,会是大概率负溢价。
$MSTR $BMNR $SBET #Bitcoin #Ethereum #Solana
DATs have once again reaffirmed market consensus.
Nasdaq's scrutiny and rectification of DATs is a positive development for the industry. They shouldn't "implant" air coins into the shells of listed companies, cash out, and exploit American investors. Otherwise, there will be endless trouble.
A few weeks ago, I met with the owner of a major exchange to discuss the DAT craze. He predicted the craze would only last a month or two, his prediction proved true, and rectification is underway.
In previous tweets, I've repeatedly mentioned that the underlying logic of DATs is “asset consensus”. Only Bitcoin, Ethereum, and Solana have the market's recognition of their technical and community consensus track record. (Strategy $MSTR's mNAV has fallen to 1.3x, $SBET to 0.82x, and $BMNR to 0.88x. Notably, only six DAT companies have an mNAV above 1, while the rest continue to trade at a negative premium. The reservoir effect previously associated with crypto asset appreciation is further weakening, according to PA News data.)
In the future, the leading effect of DAT leading assets’ leaders will be more obvious, and they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cord a premium. Other non-mainstream assets and non-leading assets will have a negative premium.
$MSTR $BMNR $SBET .@BitMNR .@fundstrat .@TomLeeTracker .@saylor
S&P Index changes typically announced between 5:15 and 5:30 eastern. Should be any minute.
James 对于 $MSTR 是否可以加入标普500 的分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简单来说他认为 Robinhood 加入的概率会大于 MSTR 。
周三现货 ETF 的市场还是在保持小范围的波动,虽然是净流出,但流出量并不大,就像前两天虽然是净流入,但流入量很小是一个道理,这种幅度的流入和流出对于现货的影响非常小,很长时间了 $BTC 都维持这种小幅震荡的行情,而现货的购买力度也不怎么样。
现在的 ETF 中追涨杀跌的投资者是变化最大的,上涨的时候买入,下跌的时候卖出,而更多的投资者还是坚持长期不变为主,最近这段时间感觉已经进入了垃圾时间中。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最近很多小伙伴问这件事,就是 $MSTR 进入标普500 的事情,我用思维导图画了一下申请的标准,大体来说 MSTR 是符合了,但稍微有些出入的是 MSTR 虽然是“盈利”了,但大多数的盈利都是账面收益,也就是因为持有 $BTC 而产生的收益,这部分是否会被标普承认,说实话我没有100%的保证。
如果指数委员会认可 BTC 未实现收益为“合格盈利”,则其已满足条件,但如果委员会坚持主营业务盈利为核心指标,则可能被拒。
其次就是 MSTR 的主要商业逻辑就是持仓 Bitcoin ,可以说盈亏同源,都是来自于 BTC 价格的变化,这可能会导致指数委员会可能担心盈利高度依赖 BTC 价格波动,而不是主营业务。如果开了绿灯,很容易造成曲线救国的方式登陆标普。
另外就是从 MSTR 的走势来看,连续跌了两个工作日了,虽然有 Bitcoin 和纳斯达克的原因,但如果真的市场预期 MSTR 能成功登陆起码应该有动静,比如上次 RobinHood 可能会登陆的时候,直接出现大幅拉升。
因此我个人观点是,如果通过了,对于 BTC 和 MSTR 肯定都是利好,我个人也持有 MSTR ,但实际上,我对于这次通过并不是非常的乐观。当然,我是希望通过的。而且我的判断也未必是正确的。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没有理解,我用一张图来画的清晰一些。总的来说以后上市公司如果要买入加密货币就需要在股东会议上投票获得多数赞同票批准才可以,而不是单纯的董事会决议。
所以对于 $MSTR 这种每周都要买入 $BTC 的上市公司来说,复杂的程度会增加,整体的流程会增加,但并不会减少 MSTR 购买 BTC 的总量,大体来说可能会降低购买的频次。
比如从每周买一次变成每个月买一次,但单次购买的数量可能会提升,另外的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通常公司会采用 “股东授权” 或者 “股东计划性批准” 的方式来避免每次都重新开会。
比如董事会提出提案请求股东授权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例如 12 个月)内,可以发行一定上限的新股,并将资金用于购买加密货币。如果股东通过了该提案,公司在授权额度内就可以多次操作,而不用每次再召开股东大会。
所以本质来说虽然复杂了,但并不会影响正常的购买。这条新闻的利空情绪应该会被时间消化。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周二 $BTC 现货 ETF 的变化并不多,仍然是维持在2,500余枚的净流入上,其中90%的流入量倒是来自于贝莱德的投资者,但今天对于 Bitcoin 来说并不友善,因为纳斯达克新的政策相对增加了上市公司购买加密货币的复杂程度,所以币股市场的走势都不太好,带动了 BTC 都出现了下跌。
我个人来说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多坏的决定,只是在购买的时候需要股东大会的批准,流程上确实复杂了一些,尤其是对于 $MSTR 这种每周都要买入的上市公司来说,会更复杂一些,但并不是是影响这些上市公司的本质,可能购买的次数会降低,但单次买入量可能会增加。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Not good for treasury companies
$MSTR - STRATEGY SHARES FALL AS NASDAQ TIGHTENS CRYPTO RULES
Strategy stocks dropped 3.5% after Nasdaq began requiring shareholder approval for new shares used to buy cryptocurrency, slowing the trend of firms turning into crypto-focused companies. Crypto-adjacent stocks also fell—Bitmine Immersion down 8.7%, SharpLink Gaming down 9%—and bitcoin slipped 2.5%. Nasdaq may delist or suspend firms that don’t comply. With federal regulators stepping back, Nasdaq is now the main enforcer of crypto-related stock rules, making regulatory delays costly for companies racing to acquire tokens.
币股和RWA的事情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现在的币股本质上还是股票名字在 Token 上的映射,和股票本质的关联并不大,但这并不妨碍股票上链的发展和市场对于币股的需求。
前几天 SEC 主席还公布了推进股票和加密货币一站式投资的超级应用,也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链上券商,现在链上券商的争斗开始明显加剧了,先拼的是合规上架多少的币股,然后就在拼流动性和规模。
在币股的问题中我也说过,其中一个就是流动性,币和股的流动性是完全没有相关的,这就导致了币股本身的流动性受到了包括做市商在内的极大限制,和股票本身的流动性完全没有关系。
举例来说,比如 $MSTR 在股票市场的深度可能10万美元的买卖单不会影响到价格的0.1%,而在币股的市场中 10万美元的买卖单可能会让 MSTR 的价格超过 1% 的波动,这就是深度造成的影响。
目前绝大多数的币股交易所都是用单独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和股票的流动性没有关系,但这次 Ondo 的华尔街2.0升级后,成为了首个深度和传统股市交易所相关联的交易平台,这就极大的提升了币股在 Ondo 中的流动性,让交易变得更加的丝滑。
本推文由 @OndoFinance 提供数据支持,非投资建议。
杰尼获悉: SharpLink @SharpLinkGaming 收购了 39,008 枚 $ETH,均价$4,531 ,目前总持有量达到 837,230 ETH,价值约 36 亿美元。
$MSTR 加完 $SBET 加, $BTC 加完 $ETH 加,这牛市,如大家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