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今天的作业要简单一些了,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变化,而且随着今天几位美联储官员比较鹰派的发言,导致了美股的上涨都被回撤了一些,晚上开盘的时候纳指一度上涨超过 1% ,而到了闭盘仅上涨 0.48% ,但即便如此也几乎收回了昨天下跌的份额,说明投资者已经开始接受12月可能不会降息的现实。 科技股仍然是投资者追捧的目标,亚马逊和特斯拉今天的走势都不错,很难想象亚马逊今天上涨了近 10% ,整体的QQQ上涨了接近 0.5% ,代表恐慌指数的 VIX 虽然有小幅上涨,但收盘的时候停留在了 17.44,说明投资者的情绪仍然非常的稳定。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和 $BTC 的相关性仍然是很高的,今天随着美股的反弹 Bitcoin 回到了11万美元。 虽然并不能说 BTC 走出了困境,但相关性也也让 BTC 稳定了一些,很多小伙伴都做出了对比 BTC 的涨幅已经低于很多的美股,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 BTC 已经很久没有自己的叙事了,战略储备都很久没有听到川普提了。没有独立叙事,自然受到的关注就会减少,这也是现在加密货币领域最大的困境。 回到 Bitcoin 的数据来看,换手率还是在高位,虽然有少许的降低但还是说明了短期投资者的情绪较为紧张,对于 $BTC 的持仓有些恐慌,尤其是亏损投资者加大了减持的力度,明天又是周末了,今天的反弹对于情绪的修复也有一定的作用,看看下周换手率能不能降下来。 虽然短期投资者的情绪并不是很好,但筹码结构显示多数的投资者仍然是非常稳定的,104,500 美元到 111,000 美元之间的支撑也非常稳固,最近几次向下插针都显示出了这个位置的强度。 所以只要美股不出现系统性的风险,科技股仍然能维持泡沫,BTC 目前的走势就不会太差。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BTC
+0.73%
$MSTR
+274.5%
$Coin
-10.98%
此时抄微策略的性价比会大于 $BTC 买 $MSTR 上 @msxcom
$BTC
+0.73%
$MSTR
+274.5%
通过 Coinbase 的财报来看市场 - 2025年第三季度 财报的解读很多小伙伴都做了,我想换一个方向来看 Coinbase 这次的财报。 首先从第三季度的净收益来看,是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的,这两个季度主要就是川普上任时候最大的上涨机会,收入最高是正常的,而第二季度主要是四月的行情太差了,五月,六月才逐渐回暖。第三季度的七月和八月表现都非常的好。 从细节数据来看,第三季度中机构的交易占比相比第二季度大幅提升,即便和2024年的第四季度相比差距都不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还是进入到加密货币市场。当然机构用户增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收购了 Deribit 。Deribit 在 8月14日 完成收购以后就给第三季度贡献了 5,200 万美元的收入,占了 Coinbase 第三季度的三分之一。 全球加密市场现货交易量环比增长 38%,美国加密市场现货交易量环比增长 29% ,一方面是第三季度 $BTC 和 $ETH 上涨的趋势不错,另一方面是看到货币政策的放松。稳定币(USDC)的收益在逐渐增加,这就说明 Circle 的发展还是不错的,但是财报中也说明了随着货币政策的宽松,USDC依靠美债吃利息的收益会开始减弱。 而从数据中则可以看到,虽然散户给 Coinbase 提供了最大的交易收益,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量是最大的,但也同样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三季度,但不论是 BTC 还是 ETH 的价格都高于这两个季度,而机构和散户的交易量却低于这两个季度说明什么问题呢? 细节来看,第三季度是 $ETH 发力为主,第三季度 $BTC 的成交量是最近五个季度中最低的,而 ETH 的成交量则上升到了最近五个季度中最高的,而随着 USDC 在美国地位的上升,USDT 在 Coinbase 的使用情况已经降低到了 3% 。 而在交易收入上 BTC 的占比也缩小到了最近五个季度的最低点。ETH 则上升到了 最近五个季度的最高点。甚至 ETH 挤占了部分 $XRP 和 $SOL 的份额。 记得我们一直在说什么吗?Bitcoin 价格的上涨并不是因为有非常强的购买力,而是因为卖出的用户在减少,而 Ethereum 的上涨主要是因为购买力的增加。我相信到现在也是这样。 所以我个人觉得,第三季度交易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不止是在山寨币的问题上,而是在于 Bitcoin 的换手率在大幅下滑,买入 BTC 的投资者在减少,卖出 BTC 的持仓者也在减少,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不再想交易 BTC 了。 第三季度 Coinbase 托管费收入的增长。截止至第三季度末托管资产增至 3,000 亿美元。主要的原因就是 $BTC 和 $ETH 现货 ETF 的托管数量在上升,第三季度 BTC 和 ETH 的价格也在上升,而托管数量的上升代表的就是投资者在积极的买入 BTC 和 ETH ,而较少的卖出,这和我们 ETF 的数据是对应的。 从总的 Coinbase 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再次论证了 $BTC 是“价值存储”,ETH是“生产力引擎”的观点。机构投资者的净收入仅略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托管增加和机构成交的信号清晰表明了大资金在逐渐的买入而并不是在卖出。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BTC
+0.73%
$ETH
-0.12%
$XRP
+1.4%
$SOL
+0.46%
$MSTR
+274.5%
今天看到小伙伴的私信,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没有聊过,虽然很多平台都有币股的交易,都是基于英伟达,特斯拉或者苹果等美股,但实际上每个平台发售的对应的 币股 是不相干的,比如说 Ondo 发行的链上 特斯拉 和 Xstocks 发行的链上 特斯拉 就不是一个产品,自然也不能互通。 当然,目前同平台产品还是有互通的,比如 Xstocks 币股是可以在不同的交易所中流通的,比如在 Bybit 买入的基于 Backed. fi 的 特斯拉 是可以转移到 Kraken 的(有一定的 KYC 限制),但这也仅限于同平台。 如果你在 Ondo 买入的 特斯拉 就没有办法转移到 Xstocks 的平台上,当然虽然不能转移,但不代表不能做 Swap ,这个领域目前还算是半真空,如果能有专门的 Swap 来提供不同协议中币股的转移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当然这里的坑也很多。 另外有小伙伴可能会问,是不是交割以后的转移会更方便,但实际情况是,交割会更加的困难,即便是部分号称支持交割的币股平台,真的要交割的时候不论是 KYC 还是 AML ,甚至是最小交割值和交割周期可能都会让人望而却步。 PS:如果平台不是注册券商(broker-dealer)、不是转让代理机构(transfer agent),且没有接入DTC(美国)、CHESS(澳大利亚)或CREST(英国/欧盟)等清算/结算系统,就无法合法向散户(零售投资者)交割真实股票(即物理或电子注册股份)。 说人话就是: 美国: 合法的 tokenized stocks 平台一般只提供现金等值/经济权益交割,而不是把真实股票登记到散户名下;直接“实股交割给散户”在美国属于非法证券业务,除非持有券商+托管+清算资格。 欧盟/瑞士: DLT法规允许链上登记与真实股权映射,理论上可直接交割给散户,但目前很少见且仅限持牌机构可以操作。 所以,如果你真的要买币股,最好的选择还是平台较大,尽可能合规,拥有券商牌照的币股平台。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BTC
+0.73%
$IBIT
-95.65%
$MSTR
+274.5%
$BNB
-0.07%
$NVDA
+5.46%
$Uni
-2.04%
短期情绪受鲍威尔暗示 12 月不降息影响,再叠加美股财报波动,风险资产承压,但盘后多家科技公司业绩不错,今天盘前已有修复迹象。目前 $BTC 与科技股仍保持强相关,尚未看到脱锚风险。加密市场最大问题依然是缺乏独立叙事,ETF流入放缓、川普战略储备话题沉寂,使得传统资金参与度降低,只有在科技或宏观利好时才有增量。 链上与资金面情绪虽然受宏观压制,但美联储停止缩表意味着政策拐点已出现,即便12月不降息,趋势也未改变,加上 2026 年川普周期的预期,长期流动性环境仍向好。我继续持有多单,期间止盈回补几次,如果极端波动导致风险上升,会切入现货。从筹码和交易行为来看暂无恐慌迹象,承接力量仍在,这更像短期情绪调整,而非趋势破坏。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BTC
+0.73%
$MSTR
+274.5%
$Coin
-10.98%
一个不小心写完 $MSTR 的财报后天都亮了,专门等的看 MSTR 和 $Coin 的财报,现在 Coin 的还没看,晚些再说吧,今天的作业难度反而不太大,主要就是鲍威尔对于12月不降息的预期叠带了美股财报的反应,短期来说确实市场的情绪挺差的。但是在今天美股闭盘后新一轮的财报看上去还可以,虽然昨天跌的挺厉害的,今天盘前已经在开始上涨了。 目前的 $BTC 和 科技股仍然是保持较强的一致性,起码在当前我还没有看到 BTC 和科技股脱锚的风险,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体加密货币领域并没有自己的叙事,除了最新通过几个现货 ETF 以外,其它的独立叙事几乎是没有的,川普也很久没有提 BTC 战略储备的事情了。 这也导致传统投资者对于加密货币投资的情绪在下滑,从现货 ETF 的数据中就能发现,最近购买力确实不够有力,只有在科技股或者是宏观有重大利好的时候才会有一些买入量,其它的时候并不好看,这也是目前 Bitcoin 和加密货币遭遇到的最大困境。但我仍然认为 BTC 最幸运的就是和科技股的投资者是同一批。 回到 Bitcoin 的数据来看,最近24小时的恐慌大幅增加了,主要还是因为美联储的关系,但美国走向货币宽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缩表都已经停止了,而且后边还有个川普在虎视眈眈,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是,12月即便是不降息也不会改变2026年川普对利率调整的决心。 我自己的多单现在还在拿着,做了几个短线但整体还是从 106,000 美元开始的,止盈了几次然后再更低的位置重新开单,等到复盘的时候在一起说,如果这次的价格会导致我爆仓,我就会开始买入现货。 从筹码结构来看,目前也没有发现太大的风险,更多的买入量在汇集,暂时还没有看到投资者崩溃的迹象。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MSTR
+274.5%
$Coin
-10.98%
$BTC
+0.73%
聊聊 $MSTR 的财报 - 2025年第三季度 写在前边,周四美股闭盘后公布了 MSTR 的财报,每股收益 8.42 美元,市场预期 7.90 美元,第三季度收入 1.287 亿美元,市场预期:1.183亿美元,MSTR 第三季度的财报超过市场预期,盘后价格上涨了超过 5% 。 截至到2025年10月26日 MSTR 一共持有 640,808 枚 $BTC ,总成本为 474.4 亿美元,折合每 Bitcoin 成本为 74,032 美元,目前 BTC 价格 107,300 美元,账面盈利213.33 亿美元。其中第三季度的净盈利(账面)是 28 亿美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标普500中的 American Express ,也是全球资产排名第67 名,在2025年的第三季度利润是 29 亿美元。另一家知名科技公司 Oracle (甲骨文)第三季度的 GAAP净利润为29亿美元。 这并不是说 MSTR 有多厉害,MSTR 在最新的标普最新的评级中获得了 B- 的垃圾股评级,主要原因就是 Bitcoin 的价格波动太大,所以我反而觉得标普给 MSTR 的评级基本上就是给 BTC 的评级,无非就是单纯的 BTC 可以稍微高一级到两级,因为没有杠杆。 所以 MSTR 的净利润(账面)基本已经符合了全球前100公司的标准,当然主要就是 BTC 价格赋予的。 危机? 截至2025年9月30日,MSTR 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5,430 万美元,是不是只能买 5,430 万美元的 Bitcoin 了? 并不是的,MSTR 不是靠现金买 BTC,是靠资本结构买 BTC,通过发行股票、债、结构化信用,把法币换成 BTC。 而实际上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表明,截止到 2025年10月26日 MSTR 通过多个 ATM 程序的剩余发行额度合计约 421 亿美元,说人话就是 MSTR 最大可以买价值 421 亿美元的 Bitcoin 。 那么为什么 MSTR 在第三季度放缓了 BTC 的购买? MSTR 将 Common Stock ATM Program(普通股发行程序,剩余额度约 159 亿美元)分为三个区间,根据 mNAV 水平决定发行强度和用途: A. mNAV 阈值 < 2.5x 战术性(Tactically)发行 (1) 支付债务利息 (2) 资助优先股股息 (3) 其他公司有利情况(如小额补充现金)。 发行规模有限,避免在低溢价时过度稀释。 B. mNAV 阈值 2.5x - 4.0x 机会性(Opportunistically)发行,主要用于购买 Bitcoin 。视市场机会而定,平衡融资与 BTC 收益率(BTC Yield)。 C. mNAV 阈值 > 4.0x 积极(Actively)发行 大规模用于购买 Bitcoin。高溢价时加速,最大化杠杆效应。 当前 mNAV 1.27x(低于 2.5x),所以 MSTR 可能仅用于债务/股息支付,而非大举买 BTC。这解释了第三季度买入放缓(仅 22 亿美元)的原因。 mNAV 的计算公式? MSTR 的 mNAV 是企业价值(Enterprise Value, EV)除以持仓 Bitcoin 净资产价值(Bitcoin NAV)的倍数。 Enterprise Value (EV):公司总价值,包括市值 + 债务 + 优先股名义价值 - 现金。 Bitcoin NAV:公司持有的比特币市值(当前约 64 万枚 BTC,价值超 700 亿美元)。 MSTR会不会暴雷? 短期(2026)概率低:除非BTC暴跌超50%,公司有421 亿美元ATM额度可快速融资,运营现金流稳定。 长期(2028)概率中等:若BTC长期低迷,债务到期压力大(首笔大额2028年)。有统计表明除非 $BTC 跌破 1.65 万美元,破产风险最大。 其实 BTC 的价格并不是 MSTR 可能会破产的主要原因,如果 MSTR 真的要破产了,核心原因应该是 MSTR 没法继续印股换 BTC ,只要市场还认可 MSTR 的方式,原因给 MSTR 提供融资通道,那么 MSTR 的破产概率就会很低。 什么时候 MSTR 最安全? 1. BTC 处于震荡上升周期 2. 美联储流动性改善或降息预期 3. 法定资本市场愿意购买 BTC 敞口 4. 美国监管对 BTC 认可增强 5. mNAV > 2.5,企业能继续增强资产负债表 6. 非债务偿还时期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首先在2028年以前都不用考虑偿还债务,也就是在 2028年以前 BTC 的价格是什么都几乎不会让 BTC 暴雷,而 2028年作为一个新的大周期的开始,既有美国大选,也应该是美国低利率时间,甚至还有放水的可能,流动性极大概率是好于目前。 所以我是觉得 2028年的债务不是问题,BTC 的价格应该也不是问题,MSTR 作为美股目前唯一的 Bitcoin 资产来说在最近一个周期暴雷的概率还是挺低的。 PS:MSTR 是利用市场信心 → 拉高 BTC → 提升 mNAV → 提升融资能力 → 再买 BTC 这样的循环。这是索罗斯式反身性模型,而不是资产抵押模型。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MSTR
+274.5%
$BTC
+0.73%
$MSTR Q3 RESULTS • EPS: $8.42 vs. est. $7.90 • Revenue: $128.7M vs. est. $118.3M • Notes: Holds 640,808 BTC valued at $47.44B (avg. $74,032/BTC as of Oct. 26)
$MSTR
+274.5%
$COIN Q3 EARNINGS PREVIEW • Release: After close, Oct. 30 | Call: 5:30 PM ET • Estimates: EPS $1.11 ($0.77–$1.54) • Revenue: $1.80B • FY EPS: $8.10 • FY Revenue: $7.37B • Trends: 30-day EPS revisions +0.1% (5 up, 8 down) • Market: Short interest 5.07%, implied move ±6.8% • Consensus: Buy | Price Target: $391 $AAPL Q3 EARNINGS PREVIEW • Release: After close, Oct. 30 | Call: 5:00 PM ET • Estimates: EPS $1.77 ($1.59–$1.83) • Revenue: $102.24B • FY EPS: $7.38 | FY Revenue: $414.82B • Trends: 30-day EPS revisions +2.1% (11 up, 0 down) • Market: Short interest 0.74%, implied move ±3.0% • Consensus: Buy | Price Target: $257 $AMZN Q3 EARNINGS PREVIEW • Release: After close, Oct. 30 | Call: 5:00 PM ET • Estimates: EPS $1.57 ($1.18–$1.97) • Revenue: $177.75B • FY EPS: $6.72 | FY Revenue: $709.17B • Trends: 30-day EPS revisions +3.1% (8 up, 2 down) • Market: Short interest 0.7%, implied move ±6.0% • Consensus: Buy | Price Target: $267 $MSTR Q3 EARNINGS PREVIEW • Release: After close, Oct. 30 | Call: 5:00 PM ET • Estimates: EPS $8.15 (range –$0.11 to $31.90) • Revenue: $118.43M • FY EPS: $41.59 | FY Revenue: $460.37M • Market: Short interest 8.84%, implied move ±5.3% • Consensus: Buy | Price Target: $541
$COIN
-10.98%
$AAPL $AMZN $MSTR
+274.5%
GM, had a dream today that the four stocks pumped hard after earnings today, and I was screaming to my boss to sell them. $AAPL $AMZN $MSTR $COIN
$AAPL $AMZN $MSTR
+274.5%
$COIN
-10.98%
上次我聊过标普对 $MSTR 的评级,但说的不仔细,这次仔细说说。 首先我反而觉得这并不只是对 MSTR 的评级,而是对 $BTC 的评级,如果 BTC 是美股的话,受到标普的评级大概也是CCC+ 到 B-区间(垃圾级)。 B-:公司有能力偿还债务,但对不利经济环境非常敏感,抗风险能力弱。 CCC+:公司高度脆弱,能否偿债高度依赖有利的市场与宏观条件。 这说明标普认为 MSTR 不是稳定的正常科技公司,而是一家高度依赖 BTC 价格和市场环境的高杠杆资产载体。标普几次报告都明确指出如果 Bitcoin 大幅下跌,MSTR 的信用风险会快速恶化。 所以本质上标普的评级是在提醒市场 MSTR 是高杠杆 BTC 载体,生存取决于 BTC 和流动性周期。说白了,就是 MSTR 就是高度依赖 BTC 的杠杆产物,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反而承认了 MSTR 就是美股中的 BTC 。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MSTR
+274.5%
$BTC
+0.73%
MSTR这货被标准普尔评为垃圾。
$MSTR
+274.5%
这么看 $MSTR 我还是能继续拿一拿了。而且再博一次可以上标普500 ?
$MSTR
+274.5%
$MSTR 继续买入 $BTC
$MSTR
+274.5%
$BTC
+0.73%
$STRC
-0.15%
$STRK
-4.24%
$STRF $STRD
$MSTR - STRATEGY BUYS 390 BITCOIN OCT. 20 TO OCT. 26 STRATEGY BUYS 390 BITCOIN FOR AGGREGATE PURCHASE PRICE $43.4M
$MSTR
+274.5%
昨天 $MSTR 表现一般,但是上波和币圈联动比较深的 $CRCL 来了一波9%的反弹, $COIN 也有9%。 注意一点:CRCL12月有大额解锁。 币圈表现一般,CPI小利好,老美重启301调查小利空,川普在那对冲呢?观察周末能不能稳住吧。 手里的大主流昨天 $xrp 表现还可以,一些小币反弹力度也还行。 现在是10月末,从时间线上来看,如果走横长的调整方式,再叠加1011才过去半个月,那可能整体的调整还没走完; 但是整体的调整不是非得一直跌,中间也会穿插上涨,这种上涨比特币幅度有限,但会有小币的机会。 整体市场扔处于难度行情中,认为是小区间震荡向大区间震荡的转换。需要1-2周以上的时间检验这是拿住还是跑路的机会。 另:加入私域请查看置顶帖。
$MSTR
+274.5%
$CRCL
-9.67%
$COIN
-10.98%
$xrp
+1.4%
💥BREAKING: VANGUARD GROU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EX FUND ETF BUYS $11.2 MILLION WORTH OF BITCOIN TREASURY COMPANY STRATEGY $MSTR STOCKS!
$MSTR
+274.5%
杰尼获悉:微策略近期只加仓了 168个 $BTC , 价值 $1880万,均价约 $112K 。 怎么感觉老微有点加不动了,最近ETF也在持续流出, $BTC 最近一个月相对黄金下跌了17%。 哎,数字黄金的头衔何时才能实至名归?
$BTC
+0.73%
$MSTR
+274.5%
$STRC
-0.15%
$STRK
-4.24%
$STRF $STRD
$MSTR - STRATEGY ACQUIRED 168 BITCOIN OCT. 13-19 STRATEGY BUYS 168 BITCOIN FOR AGGREGATE PURCHASE PRICE $18.8M
$MSTR
+274.5%
Did you know the BIGGEST LOSER of the Dot Com bubble was Michael Saylor? He lost over $6B as $MSTR crashed 99%. We are in a simulation, so the scenario repeats! This time, with the AI bubble, and Saylor will be the biggest loser again. My big short also includes MSTR!
$MSTR
+274.5%
微策略已经加不动,上周没加,本周加仓了220枚。币安交易所显示的最高价 126199.63 可能就是这一轮 $BTC 顶。
$BTC
+0.73%
$MSTR
+274.5%
$STRC
-0.15%
$STRK
-4.24%
$STRF $STRD
杰尼获悉:微策略 @MicroStrategy 上周增持220枚BTC,均价123,561美元。 emmm,表哥这个均价有点高了吧,不过买的也不多,问题不大,现在整体持仓均价已经 74K 了,4月份的最低点看来要成为这轮牛熊的铁底了。
$BTC
+0.73%
$MSTR
+274.5%
$STRC
-0.15%
$STRK
-4.24%
$STRF $STRD
$MSTR up 10% !!
$MSTR
+274.5%
$MSTR up 6%
$MSTR
+274.5%
$MSTR - STRATEGY: PLANS TO EXCLUDE UNREALIZED GAINS & LOSSES FROM AFSI
$MSTR
+274.5%
Looks like Strategy/ $MSTR will be eligible for S&P 500 index inclusion in December 👀
$MSTR
+274.5%
啥时候加仓几十枚?
$BTC
+0.73%
$MSTR
+274.5%
$STRC
-0.15%
$STRK
-4.24%
$STRF $STRD
saylor now holds >3% of total bitcoin supply
$BTC
+0.73%
$MSTR
+274.5%
$STRC
-0.15%
$STRK
-4.24%
$STRF $STRD
$MSTR 在本周花费2,210万美元买入了 196 枚 $BTC ,平均成本是113,048美元,截止到目前 MSTR 一共持有 640,031 枚 Bitcoin ,总花费473.5亿美元,平均每枚BTC的成本 73,983 美元。
$MSTR
+274.5%
$BTC
+0.73%
$MSTR 继续买入 $BTC
$MSTR
+274.5%
$BTC
+0.73%
On paper, $MSTR has a "gain" of about 47% on its $47.33 billion Bitcoin purchase. But had @Saylor purchased gold instead, investing the same dollar amounts at the same points in time, his paper gain would be about 30%. That's not too significant of a difference. The more
$MSTR
+274.5%
微策略 $mstr 最近是这么走的 😂走成了币圈模样
$mstr
+274.5%
$MSTR - STRATEGY BUYS 850 BITCOIN SEPT. 15 TO SEPT. 21 STRATEGY BUYS 850 BITCOIN FOR AGGREGATE PURCHASE PRICE $99.7M
$MSTR
+274.5%
币股?RWA?如果做加密货币到股票的交易对!(一) 最近几天在家养病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试图完善 $BTC 对 $IBIT 交易对的合规问题,很可惜,找了大量的合规人员和中转方式都没有办法把币股交易对完全对于所有受众合规,如果只是针对于专业投资者还是有办法的,但对于零售用户,现在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的法律都没有办法,只有德国和瑞士是可以的,但也只能针对这两地的用户。 但这并不耽误聊聊我的想法,目前常用的股票发币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也是最常用的就是基于 Feeder Fund 的方法,这种方式就是成立一个基金,用基金内注资的钱全仓去购买某一支股票或者ETF,比如我用的是 $IBIT 作为例子,然后用这支基金去申请一个 ETF 或者是 公募基金。那么当用户购买我的 ETF 或者基金的时候,就等同于购买了 IBIT 。 到这一步都是可以合规操作的,如果是在香港操作的话,需要1号牌(基金分销)和9号牌(基金管理),在新加坡的话需要 RFMC (专业投资者)和/或 LFMC (零售用户),在瑞士的话需要符合 FINMA 框架 并通过 DLT 和 STO 的法案,在德国的话需要符合 BaFin 框架 并通过 Central Securities Depository 或受 BaFin 批准的登记平台,美国就不说了。 但是再往后的发币环节,虽然也能够进行,但除了瑞士和德国以外,不论是美国,还是新加坡,或者是香港都没有任何合规的方案能对公众(零售用户)进行销售,Token 化 ≠ 监管豁免,本身还是 证券 份额,如果强行对专业用户销售的话,也仅仅是能在白名单系统中,比如是 ERC-1400 / ERC-1404 / CMTAT 。 第二种是 Tokenized ETF 的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的复杂,在合规上有非常强的要求,贝莱德的 BUIDL 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我用简单点的方式来说: A. 设立法律实体在受信任或国际基金友好的辖区 (像 BVI),目的是提供合法身份+投资者协议结构。 B. 明确投资者资格,只向合格和/或专业投资者开放,用高门槛避免零售法律复杂性。 C. 管理资产完全是传统低风险资金工具(国债、现金、回购协议),以保证本金安全 + 流动性。 D. 将基金份额数字化为 Token,但所有 发行 和/或 赎回 和/或 过户 和/或 控制(transfer agent, custodian, whitelist)仍由传统金融机构或受监管实体承担。 E. 提供链上可见性 + DeFi 流动性 + 稳定价值承诺,既符合传统监管要求,又能被加密市场和/或机构接受。 所以对比两种方案来说,第一种更加简单一些,如果采用部分合规的方式,第一种是可以推进进行的,我再把第一种方案的实际应用简述一下,还是用 $IBIT 来举例: 1. 架构逻辑: A. 储备资产:基金账户持有真实 IBIT(例如 10,000 股 IBIT)。 B. 链上 Token(tIBIT):直接按 1:1 映射发行 10,000 枚代币(1 枚 = 1 股 IBIT)。 C. 自由转让:合约是标准 ERC-20,没有白名单,任何人都能转账和交易。 D. 赎回机制:用户烧毁 tIBIT,可按 1:1 换回 IBIT 或等值 USDC/BTC。 2. 申购 / 赎回流程: 申购:用户支付 BTC/USDC 等加密货币,基金用资金买入 IBIT 然后 铸造等量 tIBIT 到用户钱包。 赎回:用户把 tIBIT 发送到合约,合约触发 burn(销毁),然后基金释放 IBIT 或等值 USDC/BTC 给用户。 3. 价格锚定: A. iNAV oracle:合约里引用 IBIT iNAV(每 15 秒更新一次),保证链上价格参考。 B. 套利机制: 如果 tIBIT > IBIT:套利者申购新的 IBIT → 铸造 tIBIT → 卖出获利。 如果 tIBIT < IBIT:套利者买入便宜的 tIBIT → 赎回 IBIT → 卖出 IBIT 获利。 通过申购赎回 + iNAV oracle,tIBIT 的价格会自然收敛到 IBIT。 示例,假设: 基金持有 1,000,000 美元,买入 10,000 股 IBIT(100 美元/股),发行 10,000 枚 tIBIT。 当市场上 tIBIT 涨到 105 美元时: 套利者交 100 美元申购 1 股 IBIT,铸造 1 枚 tIBIT,卖 105 美元获利,当价格被压回 100。 市场上 tIBIT 跌到 95 美元时: 套利者买 1 枚 tIBIT(95 美元),赎回 1 股 IBIT(价值 100 美元),获利 5 美元,价格被拉回 100。 大体的设计是这样,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沟通聊聊,其实还有很多内容想写,马上要出门了,就先写到这里。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BTC
+0.73%
$IBIT
-95.65%
$MSTR
+274.5%
What’s the best strategy? Trading Strategy, Inc. $MSTR with $USDT ⚡ ✅ Up to 5× leverage ✅ Lowest fees, deep liquidity ✅ Seamless experience 👇 Trade MSTRUSDT Futures on MEXC
$MSTR
+274.5%
$USDT
-0.03%
大饼和以太最大的两个车头合体了
$MSTR
+274.5%
$BMNR
最近研究了多家币股微策略财库方案,讲真的,做的最克制和最合规的,当属 #SOL 和 #SUI,可能因为是美国本土项目,没有那么多疯狂加杠杆的套路,什么ATM卖股,永续特别股等,大多只采用定增模式,克制而又保守,而在大家都在疯狂加杠杆的当下,克制恰恰是一种长期主义的体现。 当我第一眼看到 @officialSUIG 的故事,便联想到早期的 #MicroStrategy +#BTC 的路径。 $MSTR 当年是“买 #BTC 上瘾”的上市公司,现在 #SUIG 干的事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核心是把 #BTC 换成了 #SUI。 区别在于: • #MSTR 是 IT 软件公司,早期用企业现金流去加杠杆买 #BTC,后面采用发公司债,再后来ATM+可转债; • #SUIG 前身是小型贷款公司( #MCVT ,后改名为 #SUIG),规模很小,但直接拉了 4.5 亿美金私募融资,干脆把主营业务改成 “SUI财库”。背后不仅有 SUI基金会参与,还拉了一堆加密大机构(Galaxy、Pantera、Electric Capital 等)站台,等于背书+资金+生态绑定三合一。 除了融资模式上,#SUIG 投资方背景层面,也十分有看点,此次 #SUIG 的融资采用定向增发(PIPE)模式,一下子就募集了 4.5 亿美金,约等于当时市值的好几倍。 • 领投方 Karatage 本身就是 SUI 的深度投资方,和 Mysten Labs 有合作,这不是纯粹财务投资,相当于战略绑定; • SUI 基金会等额投入,等于是官方拉 #SUIG 一起做 SUI 的“上市财库”; • 募集来的钱 98% 用于买 #SUI,剩下 2% 才维持原来的小额贷款业务。 这跟 #MicroStrategy 不一样:MSTR 公司早期时候本业还是软件,只是资产负债表堆满了 #BTC;而 #SUIG 是直接宣布“主营就是持有和运作 SUI 财库”,业务模式是彻底转型。 最有意思的是,目前 #SUIG 股票还在破净值状态,我们看看估值情况,9月初 #SUIG 披露的数据: • 持有约 1.02 亿枚 #SUI; • 按现在市价(3.5美元)算,财库大概3.57亿美金; • 目前 #SUIG 市值只有3.52亿美金; • 每股对应 1.24 枚 #SUI,目前股价为4.28美金,实属低估。 所以从当前净值角度看,股票价格反而低于净资产,属于典型破净状态。从常识角度来看,无论是 #ETH 微策略龙头 #BMNR 还是 #BTC 微策略龙头 #MSTR,市值一般都会高于实际持有加密资产的净值情况(目前 #BMNR 也处于短期破净状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UIG 近期还完成了2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以平均每股4.30美元的价格回购了318743股。董事会新批准的一项5000万美元回购计划,目前正在路上,这也彰显出 #SUIG 长期价值和股东对 #SUI 坚定的信仰。 整体来说,#SUIG 作为“纳斯达克第一家 SUI微策略公司”,我认为它赌的不是分散资产,而是 All in SUI,逻辑就是:如果 #SUI 真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SUIG 就是这条链的上市“代理权”,假如您跟我一样,看好 #SUI 的未来成长,可以关注一下 #SUIG 股票,我们买的不是现有资产,而是 #SUI 成长的杠杆版故事,值得期待一下。🧐
$MSTR
+274.5%
$SUI
+1.25%
🫰
$BTC
+0.73%
$MSTR
+274.5%
$STRC
-0.15%
$STRK
-4.24%
$STRF $STRD
微策略又加仓了525枚!感觉搞不到钱加仓了,之前那真是上万枚几千枚的加,加不动不是好信号,没有强大购买力支撑上涨和震荡,理论上也更容易跌下去。
$BTC
+0.73%
$MSTR
+274.5%
$STRC
-0.15%
$STRK
-4.24%
$STRF $STRD
无许可预测+AI 一条加密货币领域新的康庄大道 昨天小伙伴推送我这条新闻“Polymarket 考虑以 90-100 亿美元估值融资,而 Kalshi 拟以 50 亿美元估值完成募资” 最近一段时间我除了主要精力在 #BTCFi 为核心的 RWA 和 链上券商( #DeBroker )上以外主要就在看 无许可+AI预测 市场,这个方向可以说是加密货币在 DeFi 在 RWA 以外最大的实际的,可以落地的应用,而且这个市场的天花板非常的高。 在某些场景下预测市场和 Binary Options(二元期权)非常像,因为二元期权和预测市场的本质都基于二元结果。比如,某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是或否)。而在预测市场中,用户可以押注事件的发生概率,而在二元期权中,是押注资产价格是否达到某个目标。甚至在结算体系上两者都是相同的。 所以预测市场的本质很像交易所,给用户提供的也是交易的选择,当然预测市场的核心是基于事件的概率预测,但这种概率在“资金基数”的加成下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真实世界发生的状态。 举个例子来说,假球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假球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利益足够大,但对手盘的资金量足够大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通过各种现实世界的手段去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 而目前的 Polymarket 和 Kalshi 虽然都是预测市场的头部,但都是属于 许可制 的预测,也就是预测的内容是需要 Kalshi 和 Kalshi 提供的,外人是没有办法直接进行自己需要的博弈,这种更像是“中心化的交易所”,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必然会有很多“去中心化交易所”应用而生,这就是我在前边说的 无许可 。 无许可的本质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发布自己的预测博弈,比如,预测我明天飞回新加坡的航班会不会延误,因为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公众平台查看,而且相对来说很难被“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是有一定的博弈性的,而且想来资金体量也不会大道去影响航线🤣🤣。 当然谁都能去发布预测在技术上是没有门槛的,但并不是所有发部分的预测都会有人看到,或者是感兴趣,这里和交易所又非常的像了,每一个预测就像是一个交易对,比如美联储九月降息幅度可能就是主流币,我的航班会不会延误可能就是 Meme ,而主流币和Meme之间的差距一大部分就是流动性和深度。 那么如何判断哪个预测是主流币,哪个预测是Meme 这里就需要用到了 AI ! 这也是为什么说无许可预测市场最好的搭档就是 AI ,一方面 AI 可以帮无许可预测进行排列,甚至是审核,比如一些有强烈政治倾向或者暴力,等非公众接受的内容可以选择是否屏蔽,另一方面就是可以给发布的预测进行评分(类似),这种模式其实很像是 Pumpfun 虽然有大量的项目每天发生,但置顶(广告)在头部的可能就是 AI 判断出的主流币。 当然,置顶并不是 AI 的主要工作,AI 的主要工作应该在流动性分,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上,尤其是在预测有可能会被人为操作的风险上,AI 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感谢 AA老板 @ayongaBTC 在这方面给我很多的信息补充,无许可预测平台中最重要的一环应该就是流动性的分配。 怎么把“做市商”的钱分配给各个有价值,有意义,有更多人参与的预测这就是 AI 的作用了,当然人工也可以,但对于庞大的无可续预测市场来说,人工的成本太高了,专门给无许可预测市场喂数据的 AI 会更加专业。 另外,还可以训练专门用户的AI,在用户的知识画像内帮用户寻找最适合的下注预测,而且 AI 可以针对预测的内容给发布者全网寻找信息来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 我心目中的理想模型应该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可以用钱包登陆,然后不受限制(法律体系内)的发布自己的预测,并且由AI通过发布人的影响,以及事件影响,还有发布的优先顺序和响应时间等给予一定的评分,评分高的将会获得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而用户方面除了可以参与到预测发布以外,还可以作为平台的LP,存入资金进入平台就会进入“流动性池”,由AI分别分布这些资金到各个预测项目中,并且基于用户偏好可以下注某些早期预测,而用户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策略或者是通过对冲的方式来锁定盈利。 想想就很有趣,这样的产品,我肯定会用的。而且受众面会比 DeFi 和 RWA 更广,或者说无许可+Ai的预测市场就是 DeFi + RWA + Ai 在去中心化领域的一种集合的表现形式。 想想就很兴奋,这个市场我接下来大概率会是重点参与的,毕竟不论是 RWA 还是 BTCFI 或者是 链上券商 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无许可预测 + Ai 完全可以在现阶段忽视合规性的问题,而且我也认为这是Ai在加密货币领域最好的应用方式,起码目前没有之二。 最近对这个无许可预测市场我会加大投研和投资的力度,欢迎有这个赛道布局或者是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交流。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BTC
+0.73%
$IBIT
-95.65%
$MSTR
+274.5%
$BNB
-0.07%
$NVDA
+5.46%
$Uni
-2.04%
Sign in to Coinnx